一种抗菌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42637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3
一种抗菌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抗菌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首先通过赖氨酸成环及功能化,得到带有季铵盐抗菌基团的七元环状赖氨酸衍生单体;再利用新型催化体系实现季铵化的环状赖氨酸与内酰胺单体开环共聚,直接在共聚酰胺的侧链引入季铵盐基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构筑的新型催化体系可直接实现季铵化单体的开环共聚合,避免了用溶剂溶解共聚酰胺再进行季铵化反应的工序;无需外加抗菌剂,避免了熔融共混等复杂操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用于抗菌尼龙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具有广谱、高效、持久的抗菌效果,可通过注塑、吹塑、挤塑、纺丝等方式成型,可广泛用于织物、板材、管材、包装、各种面板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尼龙(聚酰胺,简称pa)是五大工程塑料之首,是由重复的酰胺基团构成的长链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自润滑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织物、汽车、工程塑料和包装材料等领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传统的尼龙材料抗菌性能不足,在日常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开发抗菌尼龙新材料仍具有重要意义。

2、当前商品化的抗菌尼龙材料主要是通过小分子抗菌剂(如铜离子、银离子等)与尼龙材料熔融共混制备。在使用过程中,这类抗菌尼龙材料中的小分子抗菌剂容易迁移流失,导致抗菌性能难以持久。同时,迁移出的小分子抗菌剂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也可能流入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在抗菌的持久性、安全性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3、赖氨酸是一种天然可再生资源,产量丰富,价格便宜。通过赖氨酸成环可得七元环状赖氨酸单体,其与己内酰胺具有相同的环状结构,两者共聚,为制备抗菌尼龙新材料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赖氨酸的原料为赖氨酸、赖氨酸盐或含有赖氨酸的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酰胺单体的结构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选自碱金属、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氢化物、碱金属醇盐、碱土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氢化物、碱土金属醇盐、卡宾类试剂、胍类试剂、脒类试剂、磷腈类试剂中的一种。p>

5.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赖氨酸的原料为赖氨酸、赖氨酸盐或含有赖氨酸的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酰胺单体的结构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选自碱金属、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氢化物、碱金属醇盐、碱土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氢化物、碱土金属醇盐、卡宾类试剂、胍类试剂、脒类试剂、磷腈类试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选自钠、钾、氢化钠、氢化钾、甲醇钠、甲醇钾、叔丁醇钾、氮杂环卡兵、有机磷腈碱(t-bup4、t-bup2、t-bup1)、tbd、dbu、lihmds、khmds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尼龙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友华陈金龙李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