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2020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29
本技术提供一种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该古琴琴体通过外缘相同的面板和底板合围形成共鸣腔;其中,该面板为弧形,由外缘相同的内面板和外面板粘合组成;该底板成平板状,由外缘相同的内底板和外底板粘合组成;该内面板和该内底板合围成古琴腔体。本技术提供的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通过在其中通过设置多条导音槽,可以有效解决七弦声音发飘、一弦不入膛,按音均匀度不够,声音混响不足,声音混频的问题。同时使用复合环保材料,解决了木材容易开裂变形,木材稀缺、成本高,加工过程破坏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古琴制造,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制备的古琴琴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


技术介绍

1、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拨弦乐器,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6000年)距今至少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琴的创造者大家公认为是三皇之首,新石器时代部落领袖太昊伏羲氏,被后者尊称为古琴祖师。古琴属于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中的丝,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2、目前传统古琴内膛结构容易混频,声音发飘,二徽、三徽手感不舒服,按音均匀度不够,声音混响不足。传统古琴因木材有差异而导致生产有误差,制作周期长,干湿环境因素导致开裂变形,木材稀缺性较高加工过程不够环保等因素。

3、因此,如何结合现代科技改变上述问题在古琴制造领域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该共鸣腔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七弦声音发飘、一弦不入膛,按音均匀度不够,声音混响不足,声音混频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古琴琴体通过外缘相同的面板和底板合围形成共鸣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槽的深度为所述内底板厚度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岳山根为实心块体,抵接于该内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板的材质为高分子聚合材料;所述内底板的材质为高分子聚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材料为聚丙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古琴琴体通过外缘相同的面板和底板合围形成共鸣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槽的深度为所述内底板厚度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岳山根为实心块体,抵接于该内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琴琴体共鸣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板的材质为高分子聚合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太和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