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群、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182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群、菌剂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及其应用技术领域。所述微生物复合菌群包括四川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ichuanensis)LHH12、松嫩平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ngnenensis)SJ2‑76、硝基还原有益杆菌(Diaphorobacternitroreducens)SYY4和芳香氨基酸陶厄氏菌(Thauera aminoaromatica)SJ2‑12。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构建复合菌群的微生物均是从兰炭废水中分离获得,并具有较好的耐酚能力和化学需氧量(COD)降解能力,可以用于净化高酚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及降解COD。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在不改变废水中原有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情况下,通过各菌株间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酚氨废水中COD的降解速率,有效降低兰炭等高酚氨废水的处理成本,对推动煤化工产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群、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由煤炭经中低温(450-650℃)干馏制成的兰炭,因其低污染、低排放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兰炭是全球能源转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炭素材料,其每年年产量超1亿吨,然而,兰炭的生产不仅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也产生大量酚氨废水,据报道,我国每年产生的兰炭废水约3000万m3,这些废水成分复杂,不仅含有氰化物、氨氮、硫氰化物和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和酚类、苯系物、多环芳烃和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也含有大量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有毒物质,其氨氮高达5000mg/l、酚类高达5000mg/l以上,化学需氧量(cod)高达30000-40000mg/l,具有色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是一类典型的高污染、难降解工业废水,若直接排放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构成极大的危害,需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回用。

2、兰炭废水大多呈灰黑色,污染物主要以氨氮和酚类为主,由于其成分与焦化废水中的较为相似,其处理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川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ichuanensis)、松嫩平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ngnenensis)和硝基还原有益杆菌(Diaphorobacter nitroreducen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川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ichuanensis)为四川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ichuanensis)LHH12,于2024年1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32665。</p>

3.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川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ichuanensis)、松嫩平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ngnenensis)和硝基还原有益杆菌(diaphorobacter nitroreducen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川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ichuanensis)为四川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ichuanensis)lhh12,于2024年1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326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嫩平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ngnenensis)为松嫩平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ngnenensis)sj2-76,于2024年1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3266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基还原有益杆菌(diaphorobacternitroreducens)为硝基还原有益杆菌(diaphorobacternitroreducens)syy4,于2024年1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2023266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东茹刘亚琦张涵罗刚袁初李迪田袁思亮王文发曹承龙高鹏飞曹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滤洁过滤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