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推杆,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推杆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动推杆作为一种将电机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推拉力的核心执行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智能家居(如电动沙发、升降桌)及汽车尾门驱动等领域。其核心结构通常包含电机、传动机构(丝杠-螺母副)、推杆本体及外壳组件。传统电动推杆设计存在以下技术瓶颈:
2、结构复杂性与装配效率低:现有推杆多采用整体式壳体结构,电机与丝杠组件需独立固定于壳体内腔,再通过法兰或支架连接。例如,电机需先固定于独立支架,再与丝杠壳体对接,导致零件数量多、装配工序繁琐,且累积误差易影响齿轮啮合精度。
3、空间利用率低:电机与丝杠的分离式布局需预留装配空间,导致整个壳体的体积大幅增加,难以适应紧凑安装场景(如汽车座椅调节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推杆组装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第
...【技术保护点】
1.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套(4)、推杆(32)、丝杠组件、壳体以及电机(2),所述丝杠组件包括丝杆(3)和螺母(31),所述丝杆(3)的一端固定有支撑轴承(34),所述支撑轴承(34)的外圈固定在壳体中,所述螺母(31)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3)上,所述推杆(32)的一端与螺母(31)固定,所述推杆套(4)套设在推杆(32)外,且推杆(32)的一端伸出推杆套(4);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分别扣合在推杆套(4)一端的两侧,且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将推杆套(4)夹持固定;所述电机(2)固定在第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套(4)、推杆(32)、丝杠组件、壳体以及电机(2),所述丝杠组件包括丝杆(3)和螺母(31),所述丝杆(3)的一端固定有支撑轴承(34),所述支撑轴承(34)的外圈固定在壳体中,所述螺母(31)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3)上,所述推杆(32)的一端与螺母(31)固定,所述推杆套(4)套设在推杆(32)外,且推杆(32)的一端伸出推杆套(4);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分别扣合在推杆套(4)一端的两侧,且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将推杆套(4)夹持固定;所述电机(2)固定在第一半壳(11)上,且电机轴贯穿第一半壳(11),所述电机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丝杆(34)上支撑轴承(34)的内侧还固定有齿轮(33),电机(2)通过驱动齿轮与齿轮(33)的啮合传动,驱动丝杆(3)转动,进而驱动丝杆(3)上推杆(32)进行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11)的一侧还设有挡圈(111),所述电机(2)位于挡圈(111)内,且通过固定螺栓(112)固定,所述挡圈(111)还套接有扣盖(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包括电机壳体(21)、定子组件(22)、磁环(23)、转轴(24)、控制电路板(25)以及固定套筒(26),所述固定套筒(26)的一端与第一半壳(11)固定,所述控制电路板(25)及定子组件(22)依次套设固定在固定套筒(26)上,所述转轴(24)转动设置在固定套筒(26)中,且两端均伸出固定套筒(26),所述磁环(23)固定在电机壳体(21)的内壁上,且套设在定子组件(22)外,所述转轴(24)的一端与电机壳体(2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26)一端的外壁上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慧敏,沈勤华,赵守益,喻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宁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