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1201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骨料1255‑1455份、矿渣90‑110份、水泥280‑320份、减水剂29‑39份、水1050‑1150份、微生物缓释体80‑100份,营养物缓释体150‑18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微生物缓释体和营养物缓释体,解决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因再生骨料微裂缝多、坚固性差导致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差的问题,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及裂缝的实时自愈,扩大了透水混凝土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尤其是涉及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加速,地表硬化面积激增,导致雨水渗透能力显著下降。气候变化加剧了暴雨频率,引发“热岛效应”、城市内涝、地下水补给不足及交通噪声污染等连锁问题。为缓解此类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透水混凝土因其优异的孔隙率成为核心材料,需同时满足排水、储水及雨水净化功能。

2、建筑业蓬勃发展伴随着建筑垃圾数量剧增,当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仅5%。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应用于透水混凝土,既可缓解天然资源消耗,又能响应“无废城市”政策导向。现有技术中,cn117645454b提出了一种以红砖再生骨料为原料,与糖蜜稀释液制备透水混凝土的方法;cn115010422b以废弃混凝土与废玻璃颗粒作为骨料制备再生透水混凝土;cn115477489b通过改性泥砂提升再生骨料性能;cn107226643b实现混凝土基层/面层100%建筑垃圾骨料利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使用既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又响应了“无废城市”的号召,节约了天然资源,保护了自然环境。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缓释体包括微生物载体和微生物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缓释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保护液包括磷酸二氢钾、氧化镁、无水乙酸钠和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物缓释体包括营养液和营养物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缓释体包括微生物载体和微生物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缓释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载体自修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保护液包括磷酸二氢钾、氧化镁、无水乙酸钠和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赵言马泽泽夏晗铎程鹏博苏术玉潘志斌欧阳思南吴天赐苏何
申请(专利权)人:二十二冶集团雄安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