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4073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相变储热材料,包括:液态水相15~35wt.%、改性碳化硅1~10wt.%、表面活性剂1.5~3wt.%、以及余量的石蜡基相变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相变材料耦合石蜡与水的相变潜热特性,实现了热能与冷能的协同储存与释放;通过采用表面亲水亲油改性技术对碳化硅进行界面修饰,有效提升了改性碳化硅与水相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显著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复合相变材料可以应对电池热管理中对包含高温和低温宽温域的温度调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材料,尤其是一种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热能和冷能的高效储备与利用提供可靠的相变材料。


技术介绍

1、相变储能材料凭借其潜热储能密度高、温度波动小等优势,在工业余热回收、建筑节能及电动汽车热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传统相变材料主要分为有机类(如石蜡)和无机类(如无机盐),其中石蜡基相变储能材料因化学稳定性好、成本低而被广泛研究,但其固有缺陷限制了实际应用。这其中主要包括:(1)、石蜡的导热系数低,纯石蜡导热系数仅为 0.2~0.24 w/(m·k),这导致相变过程中热量传递缓慢,影响储能效率;(2)、储热温域单一性,现有材料通常仅针对高温(>50℃)单一温域设计,对包含有低温(<0℃)宽温域调节较为困难,因此难以满足设备周期性冷热交替的储能需求;(3)、结构稳定性差,在多次相变循环中易出现相分离或性能衰减,尤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可靠性不足。

2、尽管现阶段通过添加金属颗粒、石墨等导热填料可提升导热性能,但传统复合材料存在以下技术难题:(1)、 低温热损失:高导热填料在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基相变材料为固体,石蜡基相变材料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或者不同碳链长度的正构、异构烷烃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基相变材料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相变温度为35~50℃、相变潜热为150~220kJ/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基相变材料为固体,石蜡基相变材料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或者不同碳链长度的正构、异构烷烃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基相变材料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相变温度为35~50℃、相变潜热为150~220kj/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span60、span80、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化硅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耦合固液多分散相自组装结构的复合相变储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千里李琪明黎祥梁钰琛成晓君吕晓方雷云柳扬周诗岽王传硕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