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整浇建筑多层排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019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整浇建筑多层排架结构,涉及预制建筑领域,包括立柱、支撑柱与预制基础,所述立柱与支撑柱的内部皆开设有连接孔,并且连接孔内滑动设置有连接件,其中连接孔的内径与连接件外径的上下两端皆不相同,其连接孔内径的顶部与连接件外径的底部相适配,所述立柱与支撑柱的顶部皆设置有卡槽,其卡槽内可拆卸式设置有压板,并且压板的顶部对应连接孔开设有数组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立柱的顶部卡接入压板,提高了立柱与预制基础之间的稳定性,通过将压板同样压合在支撑柱的顶部,此过程中支撑柱内的连接件会通过顶部压板的重力向底部压板的通孔内插去,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进行多层排架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整浇建筑多层排架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日常建筑中从上而下都在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大建筑现代化示范城市建设,各城市都在制定实施装配式建筑范围和目标,逐步推进建筑的预制装配率,一般钢筋砼厂房结构体系为排架结构、框架结构或者底框上排架结构。

2、现有的排架结构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通常施工工艺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在厂房指定区域通过所需要的模板和支撑的脚手架进行配合;随后在模板内放入钢筋笼,并向内部浇灌混凝土,通过一定时间的固化后,工作人员在对其模板与脚手架进行拆卸,即可完成立柱浇筑工作,此过程中过于浪费整体的人力物力,并且现场施工劳动成本较高,质量难以控制,且施工过程中需要等待立柱完全固化后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从而导致整体的建建造效率降低。

3、综上所述,上述结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过于浪费整体的人力物力,且施工过程中需要等待立柱完全固化后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从而导致整体的建建造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整浇建筑多层排架结构,包括立柱(1)、支撑柱(2)与预制基础(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与支撑柱(2)的内部皆开设有连接孔(9),并且连接孔(9)内滑动设置有连接件(10),其中连接孔(9)的内径与连接件(10)外径的上下两端皆不相同,其连接孔(9)内径的顶部与连接件(10)外径的底部相适配,并且连接孔(9)内径与连接件(10)外径的底端尺寸大于其顶端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整浇建筑多层排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之间搭设有预制楼板(14),其中预制楼板(14)之间通过连接块进行限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整浇建筑多层排架结构,包括立柱(1)、支撑柱(2)与预制基础(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与支撑柱(2)的内部皆开设有连接孔(9),并且连接孔(9)内滑动设置有连接件(10),其中连接孔(9)的内径与连接件(10)外径的上下两端皆不相同,其连接孔(9)内径的顶部与连接件(10)外径的底部相适配,并且连接孔(9)内径与连接件(10)外径的底端尺寸大于其顶端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整浇建筑多层排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之间搭设有预制楼板(14),其中预制楼板(14)之间通过连接块进行限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整浇建筑多层排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与支撑柱(2)的顶部皆设置有牛角(12),其中牛角(12)的顶部搭设有应力梁(7),其应力梁(7)的底部搭设有数组隅撑,且隅撑与应力梁(7)之间采取焊接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整浇建筑多层排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14)的底部竖向设置有数组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新磊何伟志苏满赵亚彬戴士广孙大鹏董亚辉于世翔王凯璐程弯弯马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睿民慧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