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圆柱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005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50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圆柱电池及用电装置,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多个极耳,电芯本体包括多层卷绕的极片;每层所述极片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极耳;极耳位于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面,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面包括沿所述电芯本体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圈极耳区域、中间极耳区域及外圈极耳区域;所述中间极耳区域的所述极耳的高度小于所述内圈极耳区域的所述极耳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外圈极耳区域的所述极耳的高度,所述内圈极耳区域的所述极耳背向所述电芯本体的中心轴弯折,所述外圈极耳区域的极耳朝向所述电芯本体的中心轴弯折。本技术提供的电芯、圆柱电池及用电装置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进而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圆柱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全极耳大圆柱电芯因具有高能量密度、散热性能好以及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大圆柱电池及用电装置中。相较于传统小圆柱电芯焊接极耳的设计,全极耳大圆柱电芯具有更大的过流面积,有利于降低部件之间的内阻以及过流散热面积,其交流内阻相较于小圆柱电芯可减小数十倍。

2、现有技术中,全极耳大圆柱电芯的极耳均朝向中心孔弯折,导致中心孔附近的区域无法继续保留极耳,因为,中心孔附近的极耳朝向中心孔弯折后会遮挡中心孔,进而会影响电芯电解液的浸润效果,同时还会影响扭矩焊工艺,导致无法装配。由于全极耳大圆柱电芯在中心孔附近为无极耳设置,导致全极耳大圆柱电芯的极耳面积仍较小,导致交流内阻较大,进而导致全极耳大圆柱电芯的热稳定性及安全性能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较高;

2、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电池,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极耳区域(110)的所述极耳(200)的高度一致,所述中间极耳区域(120)的所述极耳(200)与所述内圈极耳区域(110)的所述极耳(200)的高度差为2mm-3mm;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所述外圈极耳区域(130)的所述极耳(200)的高度逐渐增大;和/或,在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所述内圈极耳区域(110)的所述极耳(200)的高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极耳区域(110)的所述极耳(200)的高度一致,所述中间极耳区域(120)的所述极耳(200)与所述内圈极耳区域(110)的所述极耳(200)的高度差为2mm-3mm;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所述外圈极耳区域(130)的所述极耳(200)的高度逐渐增大;和/或,在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所述内圈极耳区域(110)的所述极耳(200)的高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极耳区域(120)的所述极耳(200)的高度与所述外圈极耳区域(130)或所述内圈极耳区域(110)的所述极耳(200)的最小高度的差值为1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极耳区域(110)中的所述极片的层数为n,所述中间极耳区域(120)中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洪将田文王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