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3984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聚酰胺酸溶液的制备、碳纳米管/聚酰胺酸溶液的配制以及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压电喷涂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填料在聚合物中发生团聚,显著提高薄膜的均匀性,又赋予复合薄膜在不同方向上独特的机械性能和导电特性。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材料利用率高、易于实现大面积制备等优点。不仅能够简化各向异性薄膜的制备流程,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根据压电喷涂参数的调节,设计制备不同材料和功能的各向异性复合薄膜,从而提升薄膜在传感器、柔性电子器件和智能材料中的应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各向异性薄膜是一类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磁性、能源存储等多个领域。与传统的各向同性薄膜不同,各向异性薄膜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机械性能、导电性、热导率等特性。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得各向异性薄膜在很多高科技领域中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材料。

2、目前,各向异性薄膜的制备通常采用热压法、电化学沉积法和自组装法等技术,以使薄膜在不同方向上展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然而,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较为复杂的工艺,且制备出的薄膜在厚度的可控性和均匀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如文献polymer,2024,290:126491中报道的采用电场诱导填料定向排列的技术要求较高。文献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2020,25:101432中使用传统喷涂法制备的薄膜在调控厚度和均匀性方面仍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的压电喷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压电喷涂的喷头距衬底距离为20~30mm;喷涂次数为1~8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的热处理程序为:室温30min升温至70℃,保温1h;70℃升温至150℃,保温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的压电喷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压电喷涂的喷头距衬底距离为20~30mm;喷涂次数为1~8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的热处理程序为:室温30min升温至70℃,保温1h;70℃升温至150℃,保温2h;150℃升温至200℃,保温1h;200℃升温至250℃,保温1h,冷却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聚酰胺酸溶液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文杨雪倩徐雨萱许曼章郑璐李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