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具体为一种重心可同步调整的多人自行车。
技术介绍
1、自行车后倾角、前叉偏移量及曳距是前轮转向轴(包括前叉、龙头、前轮整个转向机构的枢钮)延伸到地面的点,领先前轮和地面接触点的长度,是影响自行车操作性的因素之一,在传统自行车的设计中(其前轮转向轴会略为弯曲偏离垂直线的设计),不论前进速度为何,正值的曳距会将前轮转向车身倾斜的方向,也就是说自行车的曳距越大,在骑乘时会越稳定。
2、在景区游玩时,多人自行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双人共骑一辆自行车,不光能够增加游玩的趣味性,还能培养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在进行双人骑行时,传统多轮自行车的重心前后轮分配均匀,此时前轮的曳距小,但是在使用多人自行车进行单人骑行时,由于传统的多人自行车转向架大多采用固定式的设计,从而使得前轮曳距一直保持在偏小的状态,而偏小的前轮曳距将会影响自行车骑乘时的平稳性,给骑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心可同步调整的多人自行车,以解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心可同步调整的多人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主体(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框(2),所述连接框(2)前后两端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弧形槽(3),所述连接框(2)内部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固定轴(4),所述固定轴(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下连接块(5),所述下连接块(5)的外表面和连接框(2)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所述下连接块(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自行车转向架(6),所述自行车转向架(6)外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上连接块(7),所述上连接块(7)的外表面和连接框(2)内表面的顶部活动套接,所述上连接块(7)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圆杆(8),所述圆杆(8)的外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心可同步调整的多人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主体(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框(2),所述连接框(2)前后两端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弧形槽(3),所述连接框(2)内部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固定轴(4),所述固定轴(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下连接块(5),所述下连接块(5)的外表面和连接框(2)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所述下连接块(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自行车转向架(6),所述自行车转向架(6)外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上连接块(7),所述上连接块(7)的外表面和连接框(2)内表面的顶部活动套接,所述上连接块(7)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圆杆(8),所述圆杆(8)的外表面和弧形槽(3)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所述连接框(2)的前端活动连接有锁杆(9),所述锁杆(9)的右端和圆杆(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锁杆(9)内部的底端活动套接有t型块(10),所述t型块(10)的后端和连接框(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t型块(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锁杆(9)内部的第一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心可同步调整的多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9)内部的顶端活动套接有调压块(12),所述调压块(12)底端的左侧和第一弹簧(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锁杆(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u型架(13),所述u型架(13)内表面的顶部和调压块(12)外表面的右侧活动套接,所述u型架(1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外表面的顶部和调压块(12)的内表面螺纹套接,所述螺纹杆(14)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套接有第一把手(15),所述第一把手(15)的顶端和u型架(13)的底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心可同步调整的多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主体(1)左端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固定管(16),所述固定管(16)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备用立管(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恒瑞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