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3753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非织造布由吸油纤维网、粘胶纤维网、吸油纤维网三层纤维网依次叠合经水刺加固制成;吸油纤维网的原料包括40‑60wt%改性PET纤维、40‑60wt%聚烯烃纤维;改性PET纤维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100份PET、4‑6份有机致孔剂、5‑8份聚醚接枝超细活性炭。吸油纤维网、粘胶纤维网、吸油纤维网三层纤维网依次叠合水刺加固制成了一种非织造布,吸油纤维网中的改性PET纤维采用聚醚接枝超细活性炭、有机致孔剂二者造孔,二者在改性PET纤维内部形成“多孔+微孔”分级孔结构,赋予非织造布大吸附容量,改善吸水性能和吸油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织造布,具体涉及一种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厨房作为烹饪的场所,油污沾染问题极为普遍。中式烹饪中煎、炒、烹、炸等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得厨房环境中的油烟产生量较大,这些油烟极易附着在厨房的各类表面,如墙面、灶台、油烟机等,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因长期积累滋生细菌,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清洁方式,如使用普通抹布配合洗洁精等清洁剂,存在诸多弊端,如普通抹布使用后清洗困难,长时间使用还会滋生细菌,散发异味、清洁精残留等。

2、因此,为解决传统清洁方式存在的清洗困难、易滋生细菌、散发异味、清洁精残留等问题,包括棉质布、非织造布、百洁布、硅胶清洁布等各类厨房擦拭产品应运而生。非织造布由纤维随机排列形成,其立体孔隙更均匀,吸油路径更短,吸液速度更快,因此非织造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厨房擦拭产品之一,如专利cn218804505u公开的一种吸油吸水厨房用无纺布,包括吸油纤维层、异截面纤维层、低熔点纤维层和纤维素纤维层;所述吸油纤维层为聚羟基脂肪酸酯纤维,所述异截面纤维层所使用的纤维为截面呈h形或c形的聚丙烯纤维。专利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由吸油纤维网、粘胶纤维网、吸油纤维网三层纤维网依次叠合经水刺加固制成;所述吸油纤维网的原料包括40-60wt%改性PET纤维、40-60wt%聚烯烃纤维;所述改性PET纤维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100份PET、4-6份有机致孔剂、5-8份聚醚接枝超细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接枝超细活性炭通过先用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对超细活性炭进行改性,再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胺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由吸油纤维网、粘胶纤维网、吸油纤维网三层纤维网依次叠合经水刺加固制成;所述吸油纤维网的原料包括40-60wt%改性pet纤维、40-60wt%聚烯烃纤维;所述改性pet纤维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100份pet、4-6份有机致孔剂、5-8份聚醚接枝超细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接枝超细活性炭通过先用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对超细活性炭进行改性,再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胺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超细活性炭、甲氧基聚乙二醇胺质量比为0.1-0.3:1:3-6;进一步地,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胺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活性炭d50粒径为0.3-1μm,比表面积为1500-3000m2/g;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选自5,6-环氧己基三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厨房用去污擦拭水刺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伟赵柳涛杨森邹帆魏琦朱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王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