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抗灾,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有关配电网的抗灾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提高电力系统应对极端事件的防御能力已经成为能源安全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
2、目前,已有的极端事件研究多针对低概率-高损失的极端灾害事件,重点突出了在极端灾害发生下,电网对重要负载的支持和恢复能力。在新型电力系统、尤其是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简称dg)接入的背景下,由于气候的不稳定性引发的dg输出的剧烈波动、输出与负荷曲线的不匹配,以及电网稳定性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研究领域的新焦点。对于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面的研究,灵活性资源分散于配电网的源、网、荷、储侧,其协同作用可减小灾害事件对配电网的负荷损耗,从而为系统最优运行状态提供有利的环境。因此,优化利用灵活性资源可作为提升抗灾能力的重要方法,研究其在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的调节作用,是抗灾能力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
3、储能以其灵活的充放电机制成为新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表示为:F=min[f1,f2,f3],其中,F为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min[]表示选出3个目标间的最佳平衡解,f1为移动储能成本目标函数,表示为:f1=-C1-C2+C3+C4,C1为移动储能峰谷套利,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表示为:f=min[f1,f2,f3],其中,f为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min[]表示选出3个目标间的最佳平衡解,f1为移动储能成本目标函数,表示为:f1=-c1-c2+c3+c4,c1为移动储能峰谷套利,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灾前移动储能初始位置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为:其中,f1′为灾前移动储能初始位置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nesm为移动储能的集合,ncar为车辆的集合;为0-1变量,表示移动储能n是否随车辆c在线路上行驶的状态;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削减功率;为单个移动储能系统预调度的成本;为节点i的单位失负荷成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灾前移动储能初始位置调度模型的约束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灾后配电网的最优恢复模型的目标函数表示为:其中,f2′为灾后配电网的最优恢复模型的目标函数,ωt为故障时间段集合,n为节点集合,ωi为表征负荷重要程度的权重,为故障时间中t时刻节点i的负荷有功削减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灾后配电网的最优恢复模型的约束包括:
8.一种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网抗灾能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储能配置模块构建的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为:f=min[f1,f2,f3],其中,f为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min[]表示选出3个目标间的最佳平衡解,f1为移动储能成本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梅,梁英,吕广宪,吴鸣,于辉,方恒福,刘苑红,李瑛,席嫣娜,梁晨,李潇,鞠力,高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