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踏板车、助力车、两轮电动车或电动自行车领域。
技术介绍
1、踏板车、助力车、两轮电动车或电动自行车的后轮上部存在挡泥板时,如果将后轮设计成能向前折叠180°的结构,由于挡泥板一般而言是需要跟随后轮同步运动的,挡泥板会由原本的朝上变为朝下,一旦折叠后下的后轮挡泥板朝下,这挡泥板会直接接触地面,且挡泥板会承载整个车身的重量,进而使挡泥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后轮折叠结构,挡泥板在随动装置的传动下始终于后轮上侧,避免“折叠后”下挡泥板朝下的问题。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后轮折叠结构,包括车身后部、后叉臂、后轮;后叉臂一端通过铰链连接车身后部;包括“折叠前”和“折叠后”两种状态;在“折叠前”状态下,后轮于铰链后侧;在“折叠后”状态下,后轮于铰链前侧。
3、进一步的,包括随动装置和挡泥板,无论是“折叠前”、“折叠后”还是“折叠前”与“折叠后”的中间形态,挡泥板在随动装置的传动下始终于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轮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后部(13)、后叉臂(7)、后轮(15);后叉臂(7)一端通过铰链(41)连接车身后部(13);包括“折叠前”和“折叠后”两种状态;在“折叠前”状态下,后轮(15)于铰链(41)后侧;在“折叠后”状态下,后轮(15)于铰链(41)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随动装置和挡泥板(1),无论是“折叠前”、“折叠后”还是“折叠前”与“折叠后”的中间形态,挡泥板(1)在随动装置的传动下始终于后轮(15)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轮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后部(13)、后叉臂(7)、后轮(15);后叉臂(7)一端通过铰链(41)连接车身后部(13);包括“折叠前”和“折叠后”两种状态;在“折叠前”状态下,后轮(15)于铰链(41)后侧;在“折叠后”状态下,后轮(15)于铰链(41)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随动装置和挡泥板(1),无论是“折叠前”、“折叠后”还是“折叠前”与“折叠后”的中间形态,挡泥板(1)在随动装置的传动下始终于后轮(15)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轮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轮(15)和挡泥板(1)随所述后叉臂(7)绕所述铰链(41)转动过程中,会联动所述随动装置,使随动装置带动挡泥板(1)绕后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思唯司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