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34811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包括三聚氰胺泡棉基体、负载在所述三聚氰胺泡棉基体上的生物质胶黏剂和嵌设在所述生物质胶黏剂中的压电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压电材料分散于生物质胶黏剂溶液中,得到混合浆液;将三聚氰胺泡棉基体浸入所述混合浆液中,取出后冷冻干燥,得到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用于低频声波的吸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吸声材料对低频声波(≤500 Hz)吸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功能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在吸声材料领域,聚酯纤维和聚氨酯泡棉等传统材料被广泛应用。这些材料主要通过孔隙共振和粘滞损耗机制来吸收声波能量。然而,传统吸声材料侧重吸收中高频声波,在吸收低频声波(频率≤500 hz)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研究表明,这类材料对低频声波的吸收效率普遍低于40 %。这是由于低频声波的波长相对较长,其能量主要集中在材料的表面附近,难以深入材料内部的孔隙结构进行有效的共振和粘滞损耗。此外,低频声波的振动频率较低,使得孔隙共振机制的效率降低,难以像吸收中高频声波那样高效地将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耗散。

2、为了改善传统吸声材料在低频段的性能,目前有一些现有技术被采用。例如,通过在材料中添加碳纳米管来增强材料的吸声性能。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对低频声波的吸收效率。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显著的缺点。首先,碳纳米管的生产成本较高,这使得添加碳纳米管的吸声材料成本大幅上升,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可行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聚氰胺泡棉基体、负载在所述三聚氰胺泡棉基体上的生物质胶黏剂和嵌设在所述生物质胶黏剂中的压电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泡棉基体为孔径在50~300 μm之间的纤维型泡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胶黏剂和三聚氰胺泡棉基体中均掺杂有尿素和磷酸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选自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聚氰胺泡棉基体、负载在所述三聚氰胺泡棉基体上的生物质胶黏剂和嵌设在所述生物质胶黏剂中的压电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泡棉基体为孔径在50~300 μm之间的纤维型泡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胶黏剂和三聚氰胺泡棉基体中均掺杂有尿素和磷酸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选自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生物质压电损耗复合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宣艳陈丹徐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医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