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具体涉及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配电系统中,多台充电桩的随机启停与功率波动容易引发供电网络的三相不平衡问题。传统配电系统通常采用固定阈值的三相负载均衡策略,无法适应充电桩群动态变化的工作状态。当充电负荷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变时,相间电流差异可能超过变压器额定容量,导致中性线过载风险。现有方法通过定时轮换充电桩的相序分配来缓解该问题,但受限于通信延迟与控制周期,难以在秒级时间尺度内完成动态调整。特别是当多个充电桩同时切换大功率模式时,相间电流差异的变化速率可达每分钟10%以上,而传统继电器的机械动作时间通常在100ms以上,导致调节滞后与暂态涌流的叠加效应。此外,固定阈值的控制策略未考虑供电节点阻抗参数的时间漂移,进一步降低了动态平衡的鲁棒性。因此,产生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再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预测模块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配电调整模块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计算控制器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预测模型包括: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单元包括: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预测模块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配电调整模块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计算控制器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预测模型包括: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梓轩,赵江锋,岳学宽,赵徳昕,赵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