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特别是一种光伏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光伏控制系统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和成本。
2、现有的光伏控制系统设置有两路光伏输入、两路放电控制电路输出,两路放电控制电路分别连接两个逆变器,从而实现较大功率的输出。然而,现有光伏控制系统实现较大功率的输出需要两路放电控制电路,对应需要较大的电路板空间,且需要采用两个逆变器,整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光伏控制系统实现较大功率的输出需要两路放电控制电路,对应需要较大的电路板空间,且需要采用两个逆变器,整体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控制系统,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光伏充电单元、第二光伏充电单元、电池和放电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光伏充电单元、第二光伏充电单元并联后连接所述电池,所述放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光伏充电单元、第二光伏充电单元、电池和放电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光伏充电单元、第二光伏充电单元并联后连接所述电池,所述放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MOS管与所述第二MOS管并联后与所述第三MOS管串联形成第一桥臂,所述第四MOS管与所述第五MOS管并联,所述第六MOS管与所述第七MOS管并联后与所述第四MOS管、所述第五MOS管串联形成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的中点和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两端,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光伏充电单元、第二光伏充电单元、电池和放电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光伏充电单元、第二光伏充电单元并联后连接所述电池,所述放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mos管与所述第二mos管并联后与所述第三mos管串联形成第一桥臂,所述第四mos管与所述第五mos管并联,所述第六mos管与所述第七mos管并联后与所述第四mos管、所述第五mos管串联形成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的中点和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两端,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池、第一光伏充电单元和第二光伏充电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逆变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的驱动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单元包括放电电流采样芯片、第一电流转换模块、放电保护模块和主控芯片,所述放电电流采样芯片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所述放电电流采样芯片用于采集所述放电控制单元的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放电电流转换为第一电压并传输至所述放电保护模块和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根据第一电压输出第一pwm信号至所述放电保护模块,所述放电保护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电压和第一pwm信号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的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转换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串接在所述放电电流采样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串接在所述放电电流采样芯片的电压参考引脚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串接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地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串接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六电阻串联,串联节点连接所述放电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保护模块包括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反相器和与门,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串联节点,正向输入端用于输入参考保护电压,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振坤,项佰川,易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源码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