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1932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5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是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包括安装部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调压箱,所述调压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调压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排水管通过将水箱、驱动箱、连通管以及增压箱设置为一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可缩小设备的整体占地空间,同时将增压箱设置的地面以下,可避免增压箱因日晒雨淋等因素造成的损坏问题,配合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可对进水压力根据实际的水压进行自动调节与调整,避免水压浪费的同时,可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避免因水压变动而出现水压输送不稳定,对输送至使用位置的水压造成使用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设备,特别是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1、叠压供水是一种利用市政给水管网余压直接抽水并增压的二次供水技术,通过消除水泵负压、稳定流量实现高效供水,其核心设备包括防回流污染装置、真空抑制器、稳流补偿器和变频调速水泵机组,正常运行时直接串联市政管网加压,高峰时段可切换至高位水箱联合供水。

2、多数传统供水设备依赖水泵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并提升至所需水压,未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原有余压。这使得水泵需额外消耗大量电能来克服全部水压,尤其在高层建筑中,随着供水高度增加,水泵长时间满负荷运转,导致能源浪费严重,运营成本高昂;其次,设备集成度低,占地面积大,传统供水系统通常由蓄水池、水泵、气压罐、控制柜等多个独立部件拼凑而成。这些部件各自为政,不仅占据大量空间,而且相互间连接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安装、调试与维护,这无疑增加了建设成本与后期运营管理难度,同时供水稳定性欠佳。市政管网水压会因用水高峰、管网故障等因素波动,传统供水设备难以及时响应这些变化,当市政管网压力骤降时,设备无法快速调整,易导致用户端水压不足,影响正常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箱内的多个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过滤管,所述增压泵的排水口连通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通增压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增压箱一侧的主动管,所述主动管的侧壁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增压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U形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调压箱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箱内的多个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过滤管,所述增压泵的排水口连通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通增压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增压箱一侧的主动管,所述主动管的侧壁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增压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u形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调压箱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调压箱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缓冲板与第一移动架,所述第一缓冲板与第一移动架之间弹性连接有多个第一调节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体化节能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澄文涂跃凡杜晓艳涂必超杜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玖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