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2924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5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伪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增强吸波层、固化层、红外电磁调控层、电磁散射调控层和光学伪装层;这几种层结构通过功能叠加,同步实现雷达、红外、光学伪装,不存在侦察频段盲区;在结构上形成底层承重、中层稳定、上层伪装的“骨架‑调节‑表皮”可靠结构链;凭借动态参数调控和就地取材,快速适配不同地貌、气候与威胁等级;再加上低成本材料、长寿命设计和便捷维护,平衡了性能与全周期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伪装,尤其涉及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卫星遥感、空中监测平台、无人巡查设备等全天候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叠加远程精准作业技术的持续革新,地面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一现状,全球各地纷纷加大伪装防护技术的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地面设施在复杂环境中的安全保障能力。然而,即便经过系统化防护,地面设施仍存在暴露风险,其中出入口的断头路问题尤为突出。这类断头路不仅因规整的几何形态形成显著的视觉与空间特征,容易被监测设备捕捉识别,而且其常用的水泥材质路面,表面光滑平整,与周边自然地貌的粗糙质感形成强烈的信号反射差异。这种双重特性使得断头路成为设施安全防护的关键薄弱环节。因此,在对地面设施实施整体伪装防护的同时,必须针对出入口断头路开展专项防护处理,构建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

2、目前,针对断头路的防护多采用架设伪装遮障的方式。具体操作是先在断头路两侧搭建支撑骨架,再使用不锈钢丝绳连接各骨架形成棚架结构,最后在棚架表面铺设多波段伪装网。这一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断头路被识别的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增强吸波层(1)、固化层(5)、红外电磁调控层(2)、电磁散射调控层(3)和光学伪装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吸波层(1)包括稳定筋材和吸波混凝土,所述稳定筋材内嵌于吸波混凝土中,所述稳定筋材位于增强吸波层(1)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混凝土包括吸收剂与第一结构混凝土,吸收剂与第一结构混凝土的重量比为(4~10):(90~96);所述吸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增强吸波层(1)、固化层(5)、红外电磁调控层(2)、电磁散射调控层(3)和光学伪装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吸波层(1)包括稳定筋材和吸波混凝土,所述稳定筋材内嵌于吸波混凝土中,所述稳定筋材位于增强吸波层(1)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混凝土包括吸收剂与第一结构混凝土,吸收剂与第一结构混凝土的重量比为(4~10):(90~96);所述吸收剂的材料包括炭黑、石墨、碳纳米管、碳化硅和碳氮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结构混凝土的预设强度为c40或c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电磁调控层(2)包括第一导电纤维、泡沫珍珠岩和砂石,所述第一导电纤维、泡沫珍珠岩和砂石的重量比为(1~5):(7~15):(220~3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头路用高强复合伪装防护材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影黄智斌牛颖婕靳凯运姜丹折生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