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25491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9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交通系统数据融合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北斗定位降阶引发的多源时空基准失准、目标轨迹分裂问题;通过实时监测北斗定位状态降阶事件,结合高精地图层高参数与持续降阶时间的判定,激活高置信补偿模式;基于建筑层高与补偿边界的预设映射关系生成动态补偿边界系数,自适应选择雷达点云或视频检测框作为主导基准;通过时空补偿向量对降阶阶段定位数据进行空间偏移与时间延迟,建立校准时空坐标;采用空间位置最近邻匹配与时间戳滑动窗口对齐策略,关联雷达点云与视频检测框数据生成标准化交通事件流,实现复杂环境下多源感知数据的时空基准统一与可靠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系统数据融合,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智能交通系统广泛采用多源感知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凭借其高精度定位与全天候服务能力,成为车辆轨迹监测、交通流分析的核心手段。为提升数据覆盖维度,现有技术通过融合视频监控、毫米波雷达等异构传感器,构建路侧协同感知体系。在数据处理层面,行业普遍推行数据标准化接口规范,并基于分布式平台实现多源交通数据的实时汇聚与清洗。

2、现有技术在动态复杂交通场景下存在多源时空基准失准缺陷,由于北斗信号受环境遮挡易触发定位模式降阶,而视觉与雷达等传感器因自身时延与坐标系差异,在多模态数据融合过程中产生时空基准动态漂移,导致同一目标的北斗轨迹、视频检测框及雷达点云数据在时空维度无法精确关联,引发目标位置偏差与轨迹分裂现象,显著降低交通状态感知的可靠性,此问题在立交枢纽、城市峡谷等卫星信号不稳定区域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北斗定位数据、雷达点云数据及视频检测框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北斗定位数据的定位状态变化信息,当表征北斗信号从固定解降阶为浮动解时触发基准校准指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触发基准校准指令时从高精地图中提取目标对象所处位置的层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北斗定位数据、雷达点云数据及视频检测框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北斗定位数据的定位状态变化信息,当表征北斗信号从固定解降阶为浮动解时触发基准校准指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触发基准校准指令时从高精地图中提取目标对象所处位置的层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多模态融合的交通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层高大于层高阈值且定位状态变化信息表征的持续降阶时间超过时限阈值时,激活高置信补偿模式,包括: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刚毕恩峰石盛楠李天柱时延鹏姚篮徐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烽火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