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2548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9 20: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涉及暴雨泥石流模拟领域。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包括:试验安装机构,坡面模拟机构设有两组,两组坡面模拟机构分别转动安装在试验安装机构上,两组暴雨模拟机构固定安装在试验安装机构的上端,两组暴雨模拟机构与两个坡面模拟机构上下对应,坡度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暴雨模拟机构左端,坡度调节机构能够对与其对应的坡面模拟机构进行坡度调节,定时供水机构安装在试验安装机构的左侧,定时供水机构能够对两组暴雨模拟机构供水并控制供水时间的长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暴雨模拟机构能够在试验中还原暴雨天气场景,搭配定时供水机构可实现对供水时间的精确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暴雨泥石流模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1、山区高速公路因其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脆弱,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已成为威胁道路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泥石流的形成与斜坡坡度、降水强度、持续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准确模拟灾害全过程对灾害机理研究、防护工程设计及预警系统优化具有关键意义。目前,针对山区高速公路泥石流的模拟技术需兼顾地形动态变化、气象条件还原及多参数协同调控等需求,但现有模拟装置在功能集成度、试验效率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局限性。

2、现有暴雨模拟系统多采用单一供水模式,无法精准调控降水时长及强度,尤其难以实现多组不同暴雨工况的并行试验。例如,在研究暴雨持续时间对泥石流规模的影响时,传统装置需分批次独立试验,耗时较长且易受环境变量干扰,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与可比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所述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通过暴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暴雨模拟机构(3)包括顶板(31)、主管道(32)和分支管道(33),所述顶板(31)固定安装在试验安装机构(1)上,所述顶板(3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主管道(32),所述主管道(32)上均匀连接有分支管道(33),所述分支管道(33)上均匀设置有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供水机构(5)包括水箱(51)、双轴电机(52)、定时传动组件(53)和抽水组...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暴雨模拟机构(3)包括顶板(31)、主管道(32)和分支管道(33),所述顶板(31)固定安装在试验安装机构(1)上,所述顶板(3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主管道(32),所述主管道(32)上均匀连接有分支管道(33),所述分支管道(33)上均匀设置有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供水机构(5)包括水箱(51)、双轴电机(52)、定时传动组件(53)和抽水组件(54),所述水箱(51)安装在试验安装机构(1)的左侧,所述水箱(5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52),所述双轴电机(52)的两端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定时传动组件(53),所述水箱(51)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抽水组件(54),所述定时传动组件(53)的末端与抽水组件(54)的上端活动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传动组件(53)包括第一转轴(531)、主动转盘(532)、卡位缺口(533)、第二转轴(534)、被动壳体(535)、支撑弯杆(536)和定时组件(537),所述第一转轴(531)的一端与双轴电机(5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转盘(532),所述主动转盘(532)上开设有卡位缺口(533),所述第二转轴(534)转动安装在支撑弯杆(536)上,所述支撑弯杆(536)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水箱(5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5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壳体(535),所述被动壳体(535)套设在主动转盘(532)上,所述第二转轴(534)的另一端与抽水组件(54)相连接,所述被动壳体(535)上安装有定时组件(537),所述定时组件(537)的移动端贯穿被动壳体(535)伸进卡位缺口(5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暴雨泥石流全过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组件(537)包括固定框架(5371)、蓄力转轴(5372)、蓄力旋钮(5373)、发条弹簧(5374)、回弹稳定件(5375)、第一齿轮(5376)、螺纹杆(5377)、移动套管(5378)、第二齿轮(5379)和传动卡块(53710),所述固定框架(5371)固定安装在被动壳体(535)上,所述固定框架(5371)的上下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蓄力转轴(5372),所述蓄力转轴(5372)的下端贯穿固定框架(5371)并连接有蓄力旋钮(5373),所述蓄力转轴(5372)的下端靠近固定框架(5371)下侧壁的位置安装有发条弹簧(5374),所述发条弹簧(5374)的外圈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5371)上,所述蓄力转轴(537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376),所述固定框架(5371)的上下侧壁之间还转动安装有螺纹杆(5377),所述螺纹杆(537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5379),所述第二齿轮(5379)与第一齿轮(5376)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5377)上螺纹安装有移动套管(5378),所述移动套管(537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卡块(53710),所述传动卡块(53710)的末端贯穿被动壳体(535)并能够伸进卡位缺口(533)内,所述蓄力转轴(5372)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回弹稳定件(537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强裴向军罗璟赵春章马洪生李郭兵宋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