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器以及包括该顶升器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210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21
本技术提供一种顶升器以及包括该顶升器的车辆,该顶升器包括套管、活塞杆、动力机构和密封帽,所述活塞杆沿所述套管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开口并且固定有所述密封帽以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内部设有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使所述活塞杆自所述开口向外顶出;所述活塞杆的邻近所述动力机构的一端设有沿所述活塞杆径向向外延伸的止推台;所述套管的一端内部固定有止推垫圈,当所述活塞杆向外顶出时,所述止推垫圈用于对所述止推台进行限位。本技术能够在活塞杆的顶出过程中对高能量运动的活塞杆进行有效限位,并保证套管内部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尤其涉及一种顶升器以及包括该顶升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车辆前引擎盖处设置顶升器,在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该顶升器能顶起前引擎盖,使前引擎盖的后端升起一定高度,从而在行人头部撞击前引擎盖时有一定的溃缩空间,实现保护行人的目的。

2、现有的顶升器包括套管、活塞杆以及发生器,发生器固定在套管的底部,套管的顶部设有开口,活塞杆沿套管的轴向设置在套管内。当发生器致动时,活塞杆将在发生器的作用下从开口处顶出,并在套管的限位角处被限位停止位移。然而,对于大力值顶升器而言,因其活塞杆运动过程中能量过高,容易超过套管限位角的限位能力,从而导致活塞杆整体飞出套管,达不到保护行人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顶升器以及包括该顶升器的车辆,以在活塞杆的顶出过程中对高能量运动的活塞杆进行有效限位,并保证套管内部的密封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顶升器,包括套管、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活塞杆、动力机构和密封帽,所述活塞杆沿所述套管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开口并且固定有所述密封帽以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内部设有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使所述活塞杆自所述开口向外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帽套设于所述套管的所述一端,并且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垫圈包括侧壁以及自所述侧壁径向向外延伸出所述开口的突出部,所述密封帽具有与所述突出部卡接配合的倒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器,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活塞杆、动力机构和密封帽,所述活塞杆沿所述套管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开口并且固定有所述密封帽以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内部设有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使所述活塞杆自所述开口向外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帽套设于所述套管的所述一端,并且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垫圈包括侧壁以及自所述侧壁径向向外延伸出所述开口的突出部,所述密封帽具有与所述突出部卡接配合的倒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具有尖端,所述倒扣部形成为钩状以与所述尖端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垫圈的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付臻郑雨晨韩晗赵轶凡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均胜均安汽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