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取苗插秧机用的托苗架结构。
技术介绍
1、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第二位,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水稻机械化种植不仅能使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还能降低水稻种植的总成本。
2、在水稻插秧方面,目前依据定位导航技术,已实现插秧机的无人驾驶自动作业、稻田路径自动规划技术。传统的插秧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有人站在插秧机上,专门进行手动供秧,公布号为cn11847635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连续供秧的无人插秧机的取苗装置、插秧机,也实现了无人插秧机的自动连续供秧取苗。
3、公布号为cn118476359a的无人插秧机采用抽屉滑轨式的三段式滑轨使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分别与支撑框滑动配合,实际应用中发现两侧的滑轨不能同步,影响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的正常开合。
4、另外,公布号为cn118476359a的无人插秧机在托苗架的顶部设置了支撑架,并在支撑架上设置了两个销钉,取苗时,需要使取苗机构的插入端由一侧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取苗插秧机用的托苗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1),主架体(1)的底部两端左右对称设置有Z形固定梁(6),Z形固定梁(6)的上部位于前侧、下部位于后侧,Z形固定梁(6)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前后排列的滑块组(11),Z形固定梁(6)的中部转动设置有齿轮(16),两个上滑框(5)的前部分别与前苗笼(8)的左右两端对应相连,上滑框(5)上设有上滑轨(12),两个下滑框(7)的后部分别与后苗笼(3)的左右两端对应相连,下滑框(7)上设有下滑轨(14),上滑轨(12)与对应Z形固定梁(6)上部的滑块组(11)滑动配合,下滑轨(14)与对应Z形固定梁(6)下部的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取苗插秧机用的托苗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1),主架体(1)的底部两端左右对称设置有z形固定梁(6),z形固定梁(6)的上部位于前侧、下部位于后侧,z形固定梁(6)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前后排列的滑块组(11),z形固定梁(6)的中部转动设置有齿轮(16),两个上滑框(5)的前部分别与前苗笼(8)的左右两端对应相连,上滑框(5)上设有上滑轨(12),两个下滑框(7)的后部分别与后苗笼(3)的左右两端对应相连,下滑框(7)上设有下滑轨(14),上滑轨(12)与对应z形固定梁(6)上部的滑块组(11)滑动配合,下滑轨(14)与对应z形固定梁(6)下部的滑块组(11)滑动配合,上滑框(5)上设有上齿条(13),下滑框(7)上设有下齿条(15),齿轮(16)分别与同侧的上齿条(13)和下齿条(15)啮合,前苗笼(8)上排列设置有若干前托盘(9),后苗笼(3)上排列设置有若干后托盘(4),齿轮(16)转动时,前托盘(9)和后苗笼(3)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取苗插秧机用的托苗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托盘(9)和后托盘(4)均为六个,六合前托盘(9)和六个后托盘(4)一一前后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取苗插秧机用的托苗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上齿条(13)固定在对应两个上滑框(5)的内侧,两个下齿条(15)固定在对应两个下滑框(7)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华,李志军,刘明普,李月,吴晨石,李长鑫,李承泽,李龙凯,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