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2160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属于取向硅钢加工领域,要求包括:将热轧卷在常化酸洗下线后送入轧机冷轧,收卷前以燃气火焰灼烧带钢两边缘;卷取温度为50~70℃;采用可逆式轧机轧制,冷轧的前三道次的压下率为75~78%,冷轧的前三道次的轧制速度为170~370m/min。该方法仅使用燃气火焰灼烧带钢两侧边缘实现轻度加热,配合特定轧制要求使得对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时也能正常轧制,省去独立预热工段,能够降低生产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前三道次大压下率配合高轧制速度利用变形热将带钢温度升至时效区间,有利于提升产品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属于取向硅钢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1、在化学成分(通常含3.0%~3.4%硅)和轧前组织(15%~30%珠光体硬质相和表层粗化组织)共同影响下,取向硅钢冷轧抗裂性恶化,且对轧制温度敏感性增强,其冷轧过程极易发生断带事故,导致生产效率和成材率降低,故在大生产中,常常通过轧前预热、保温等方法改善轧材材质及组织状态,从而提高可轧性。

2、取向硅钢冷轧前常采用电加热炉、水浴加热、感应加热装置等进行钢卷预热,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能源、辅料损耗和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能够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将热轧卷在常化酸洗下线后送入轧机冷轧,酸洗后至收卷前的加热手段仅有:以燃气火焰灼烧带钢两边缘;卷取温度为50℃~70℃;冷轧时,采用可逆式轧机轧制,冷轧的前三道次的压下率为75%~78%,冷轧的前三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热轧卷在常化酸洗下线后送入轧机冷轧,酸洗后至收卷前的加热手段仅有:以燃气火焰灼烧带钢两边缘;卷取温度为50℃~70℃;冷轧时,采用可逆式轧机轧制,冷轧的前三道次的压下率为75%~78%,冷轧的前三道次的轧制速度为170m/min~370m/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其特征在于,冷轧时,第一道次的轧制温度为140℃~160℃,第三道次的轧制温度为180℃~200℃,第二道次的轧制温度在第一道次的轧制温度和第三道次的轧制温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热轧卷在常化酸洗下线后送入轧机冷轧,酸洗后至收卷前的加热手段仅有:以燃气火焰灼烧带钢两边缘;卷取温度为50℃~70℃;冷轧时,采用可逆式轧机轧制,冷轧的前三道次的压下率为75%~78%,冷轧的前三道次的轧制速度为170m/min~370m/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其特征在于,冷轧时,第一道次的轧制温度为140℃~160℃,第三道次的轧制温度为180℃~200℃,第二道次的轧制温度在第一道次的轧制温度和第三道次的轧制温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适用的所述高磁感取向硅钢化学组成满足:碳元素含量为0.050%~0.060%,硅元素含量为3.00%~3.20%,锰元素含量为0.05%~0.150%,磷元素含量为0.02%~0.03%,硫元素含量为0.006%~0.0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的所述高磁感取向硅钢在冷轧前的厚度为2.3mm,宽度为1020mm~107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燃气火焰灼烧带钢两边缘时,带钢的行进速度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民余航高伟周义来彭小倩杜伦嘉范刚强王静月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