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2080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方法及装置,包括用于控制输油管道通断的旋塞阀,旋塞阀上方设置有顶端开口呈中空结构的感应筒,感应筒闭口端与旋塞阀的阀体固定连接;感应筒内底部盛放有感应介质,感应筒呈竖直状态时感应介质稳定盛放于感应筒内,倾斜时感应介质能够从感应筒开口移出;感应筒开口端外设置有用于盛接感应介质的盛接台,盛接台与感应筒沿感应筒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盛接台与旋塞阀的阀杆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阀或机械阀在电力故障或剧烈晃动时可靠性不足,难以及时切断油路,使燃油持续进入水体,加剧污染治理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船舶倾翻事故(如大角度倾斜,翻沉)时常因输油管路破裂导致油舱内燃油泄露,船舶燃油泄漏是海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当船舶因风浪、碰撞或操作失误导致倾斜时,燃油可能泄漏入海,形成大面积油膜,破坏海洋生态,威胁生物多样性。传统防泄漏技术依赖人工监控或压力传感器,但响应滞后,无法主动阻断泄漏,导致污染范围不可控。

2、现有电磁阀或机械阀在电力故障或剧烈晃动时可靠性不足,难以及时切断油路,使燃油持续进入水体,加剧污染治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阀或机械阀在电力故障或剧烈晃动时可靠性不足,难以及时切断油路,使燃油持续进入水体,加剧污染治理难度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应用于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方法的装置,包括用于控制输油管道通断的旋塞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阀(1)上方设置有顶端开口呈中空结构的感应筒(2),所述感应筒(2)闭口端与旋塞阀(1)的阀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筒(2)外套设有隔离筒(21),所述盛接台(4)呈圆环状,所述盛接台(4)内圆面与感应筒(2)外壁相贴且滑动配合,外圆面与隔离筒(21)内壁相贴。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应用于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方法的装置,包括用于控制输油管道通断的旋塞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阀(1)上方设置有顶端开口呈中空结构的感应筒(2),所述感应筒(2)闭口端与旋塞阀(1)的阀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筒(2)外套设有隔离筒(21),所述盛接台(4)呈圆环状,所述盛接台(4)内圆面与感应筒(2)外壁相贴且滑动配合,外圆面与隔离筒(21)内壁相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筒(21)顶端呈封闭状,且顶端与感应筒(2)开口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筒(2)侧壁于盛接台(4)上方开设有连通感应筒(2)内外两侧的多个倾倒孔(22),多个所述倾倒孔(22)绕感应筒(2)圆周方向均匀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船舶翻沉事故的防止油舱溢油污染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接台(4)上设置有调节杆(2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司义向异陈思瑞魏琪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事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