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的防污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793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的防污染设备,其结构包括收集处理器、主体、进液管、药剂添加管、收集装置、出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使用时,通过导液槽与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随之排放到收集处理器内部,有效对船舶上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全部储存在集污舱柜里,当船舶到了港口码头以后,把船舶产生的水污染物通过港口码头的接收转运点全部转到岸上专业污水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将确保100%达标,且排放标准更高,污染更少,从而实现“零排放”处理。处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的防污染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污染防治
,具体涉及到一种船舶的防污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其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船舶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以“达标排放”为主,即船舶生活污水经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然而,随着防污工作的深入推进,杨阳惊讶地发现,有的船舶根本不知道船上有达标排放处理装置,整个底舱已被污水浸透;有的船舶虽开启了处理装置,但排放的生活污水总是不能达标;有的船舶甚至直接将污水偷排漏排进长江母亲河,造成了水体污染,因此一定要找到防治船舶污染的“良方”,决不让一滴船舶污水排进长江母亲河,在进行使用船舶的防污染设备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进行使用船舶的防污染设备时,通过进液管将污水导入收集组件内部,通过收集组件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会随之收集处理器内部,通过收集处理器对污水全部传导储存在船舶的集污舱柜里,在船舶到了港口码头以后,把船舶产生的水污染物通过港口码头的接收转运点全部转到岸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的防污染设备,其结构包括收集处理器(1)、主体(2)、进液管(6)、药剂添加管(3)、收集装置(5)、出液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处理器(1)、收集装置(5)安装在主体(2)上,所述主体(2)上设有进液管(6)、药剂添加管(3)、出液管(4),所述进液管(6)与出液管(4)通过主体(2)相接通;所述收集装置(5)包括有吸附组件(Q1)、接收腔(E3)、互通板(Y5)、搅拌桨(W2)、处理腔(U6)、接口(T4)、壳体(I7),所述吸附组件(Q1)安装在接收腔(E3)上,所述接收腔(E3)、处理腔(U6)设在壳体(I7)上,所述壳体(I7)与接口(T4)相接通,所述处理腔(U6)上设有搅拌桨(W2)、互通板(Y5),所述壳体(I7)安装在主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的防污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Q1)包括有分流组件(R11)、导液槽(I15)、本体(T12)、弯弧导板(Y13)、斜流板(U14),所述分流组件(R11)连接在斜流板(U14)上,所述斜流板(U14)上设有弯弧导板(Y13),所述斜流板(U14)安装在本体(T12)上,所述本体(T12)上设有导液槽(I15),所述本体(T12)安装在接收腔(E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的防污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R11)包括有排出口(D21)、处理槽(F23)、安装扣(J25)、流动口(G22)、过滤组件(K26)、卡扣(H24)、外框(L27),所述排出口(D21)设在处理槽(F23)上,所述处理槽(F23)与外框(L27)通过安装扣(J25)相扣接,所述处理槽(F23)与过滤组件(K26)通过卡扣(H24)固定连接,所述处理槽(F23)上设有流动口(G22),所述外框(L27)安装在斜流板(U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的防污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刘园园戴杲燃曾雨薇郑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事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