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及热处理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2022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及热处理工艺,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退火炉以及散热组件,退火炉墙体内部嵌装有多回路冷却管路;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翅片组,散热翅片组通过密封接口与多回路冷却管路形成闭环回路,闭环回路内充注冷却介质,多回路冷却管路与散热翅片组之间通过热传导、对流及辐射进行热交换;退火炉外部还设置有温差补偿机构,温差补偿机构为空气强制对流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环境温度波动而造成退火炉冷却效率下降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多回路冷却管路进行冷却,并通过气液双相强化散热对环境高温而致使冷却效率下降进行补偿,避免单一风冷而造成高温环境适应性差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及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气缸体作为内燃机的核心部件,其内部残余应力会导致机械性能劣化(如疲劳寿命降低、变形开裂等),而传统退火工艺通过高温保温后缓冷释放应力,但冷却效率不足或温度梯度失控可能造成应力消除不完全,甚至引入新的热应力;

2、现有技术中,退火炉冷却系统多采用内置管路循环冷却介质(如水或氮氢混合气),通过外部翅片散热器与空气自然对流换热,例如,申请号为202420950729.4的一种防高温的退火炉,其中提出蛇形冷却管,与外部水箱、冷却筒及导流板联动,通过抽水泵实现冷却液快速循环,确保元件温度稳定在±5℃内,然而,外部环境温度波动会显著影响翅片换热效率;

3、如在高温环境,空气导热能力下降,冷却速率降低,导致退火周期延长且残余应力残留量超标,此外,现有技术依赖单一散热翅片组结构,缺乏主动温控补偿手段,难以适应动态工况。

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及热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多回路冷却管路进行冷却,并通过气液双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包括退火炉(1)以及散热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1)墙体内部嵌装有多回路冷却管路(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补偿机构(4)包括风机(401)、固定架(402)以及温度传感器(403),所述风机(401)通过固定架(402)安装于退火炉(1)外壁预设基座上,所述温度传感器(403)布置于退火炉(1)周边,所述风机(401)出风口对准散热翅片组的肋片间隙,且风机(401)转速通过PLC根据环境温度无级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包括退火炉(1)以及散热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1)墙体内部嵌装有多回路冷却管路(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补偿机构(4)包括风机(401)、固定架(402)以及温度传感器(403),所述风机(401)通过固定架(402)安装于退火炉(1)外壁预设基座上,所述温度传感器(403)布置于退火炉(1)周边,所述风机(401)出风口对准散热翅片组的肋片间隙,且风机(401)转速通过plc根据环境温度无级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化散热模组(6),所述强化散热模组(6)包括水箱(602)及雾化喷淋单元(601),所述雾化喷淋单元(601)通过管道(611)连接水箱(602),且雾化喷头(612)设置于风机(401)出风端,所述雾化喷淋单元(601)通过水泵(8)将冷却水通过雾化喷头(612)雾化后覆盖散热翅片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缸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01)的轮轴(413)与水泵(8)驱动轴(801)通过机械连接件(11)动态耦合,所述机械连接件(11)包括旋转轴(1101)、触发部(111)以及连接部(112),触发部(111)包括离心摆锤单元(1102)及滑套(1103),所述连接部(112)包括套设腔(1201)、径向插杆(1202)及锥形套(1205),所述离心摆锤单元(1102)通过离心力驱动滑套(1103)轴向移动,所述锥形套(1205)推动径向插杆(1202)与套设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砺管衍会孙宗涛王见田娇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彬精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