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快速制桩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桩基础是用承台梁(或承台板)把沉入土中的若干个单桩的顶部联系起来的一种基础,建筑工地上一般采用的是就地浇灌的混凝土桩,一般按设计要求先在地基中形成桩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制成混凝土桩或放下钢筋笼制成钢筋混凝土桩按成孔工艺方法可划分为沉管灌注桩和钻、挖、冲孔灌注桩。
2、然而现有的建筑工程用制桩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制桩装置在使用中不便于针对不同直径大小的制桩机头进行更换拆卸,将会降低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不便于快速调整制桩机头的高度位置,在装置工作时,操作人员不便于观察装置内部的工作状态,若是装置内部出现故障,则不便于及时进行维修,而且不便于对工作环境的地面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快速制桩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快速制桩装置,包括半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板(1)内腔前后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顶部均设有透明板(3),所述透明板(3)位于半圆板(1)内腔,所述半圆板(1)底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所述透明板(3)远离半圆板(1)中心处的一侧均设有两个合页,所述透明板(3)通过合页与固定板(4)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半圆板(1)和两个透明板(3)顶部共同设有弹性盖板(2),所述弹性盖板(2)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透明板(3)远离半圆板(1)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8),所述透明板(3)远离半圆板(1)中心处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快速制桩装置,包括半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板(1)内腔前后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顶部均设有透明板(3),所述透明板(3)位于半圆板(1)内腔,所述半圆板(1)底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所述透明板(3)远离半圆板(1)中心处的一侧均设有两个合页,所述透明板(3)通过合页与固定板(4)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半圆板(1)和两个透明板(3)顶部共同设有弹性盖板(2),所述弹性盖板(2)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透明板(3)远离半圆板(1)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8),所述透明板(3)远离半圆板(1)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11),所述半圆板(1)前后两侧靠近顶部处均插接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位于l形板(11)一侧,所述半圆板(1)内腔设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快速制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22),所述电机(22)位于半圆板(1)内腔,所述电机(22)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3),所述传动杆(23)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4),所述转动盘(24)内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动盘(24)底部中心处设有制桩机头(12),所述制桩机头(12)底端贯穿通槽,所述制桩机头(12)顶端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25),所述螺栓(25)顶端螺纹贯穿相邻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动盘(24)外侧边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半圆板(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均贯穿设有活动杆(34),所述活动杆(34)靠近电机(2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9),所述弧形板(29)远离活动杆(3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块(27),所述第一u型块(27)内腔均铰接有第一摆动块(28),所述第一摆动块(28)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缸(26),所述气缸(26)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摆动块(37),所述第二摆动块(37)外侧边缘均铰接有第二u型块(35),所述第二u型块(35)靠近转动盘(2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36),所述滑块(36)活动连接在环形槽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快速制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军,苏怀亮,
申请(专利权)人:海龙融汇海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