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1285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碳化硅MOSFET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同一离子注入区域先后注入铝离子(形成P‑1区)和硼离子(形成了P‑2区),利用铝离子和硼离子在碳化硅材料中的扩散特性,无需额外的掩膜和刻蚀步骤即可实现P‑2区的横向延伸,简化了工艺流程,优化了器件电学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碳化硅MOSFET结构为平面型,该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在高功率场景下电场分布相对均匀,减少了局部击穿或漏电流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特别涉及一种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碳化硅功率mosfet制造工艺中,p+区(高浓度p型掺杂区)和p-区(低浓度p型掺杂区)需要分别通过两次独立的光刻、刻蚀及离子注入步骤完成的,传统的制造步骤具体包括:①生长氧化层和多晶硅膜层,并经过光刻、刻蚀,制作出p+注入的窗口,然后进行铝离子的注入,形成p+区,如图1所示。②去除原有的多晶硅膜层和氧化层,再生长新的氧化层和多晶硅膜层,再进行光刻和刻蚀,制作出p-注入的窗口,然后进行铝离子的注入,形成p-区,如图2所示。③淀积二氧化硅膜层,并刻蚀形成二氧化硅侧墙。然后进行氮离子的注入,形成n+区。④去除表面的所有膜层,然后进行高温下的离子激活。⑤生长栅极氧化层和多晶硅层,然后进行光刻和浊刻,形成多晶硅栅极。⑥生长介质层,并进行介质层的光刻/浊刻。⑦生长金属层,并进行金属层的光刻/浊刻。

2、传统工艺中铝离子注入p-区时掺杂浓度难以精确控制,掺杂结构影响器件电学性能,且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常规的碳化硅mosfet结构在高功率场景下电场分布不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离子的注入能量为50~500 KEV,所述第二铝离子的注入能量为50~500 KEV,所述硼离子的注入能量为50~500 KEV。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长氧化层和所述第二氧化层的生长温度均为1000~1400℃,厚度均约为0.02~0.20um;所述第一多晶硅层和所述第二多晶硅层的所述生长温度均为400~900℃,所述厚度均约为0.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离子的注入能量为50~500 kev,所述第二铝离子的注入能量为50~500 kev,所述硼离子的注入能量为50~500 kev。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长氧化层和所述第二氧化层的生长温度均为1000~1400℃,厚度均约为0.02~0.20um;所述第一多晶硅层和所述第二多晶硅层的所述生长温度均为400~900℃,所述厚度均约为0.10~2.00u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为peteos与bpsg的组合,所述厚度为0.5um~4.0u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碳化硅mosfet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镍、钛、铝的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旺李理吕学飞谭汉军谢红赵振浩谢和
申请(专利权)人:蓝芯芯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