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212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19: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包括躯干、弹簧压缩架、凸轮蜗轮连接体、后腿、前腿、蜗杆、电机、压缩弹簧、扭簧;躯干与前腿相连接,躯干与弹簧压缩架滑动连接;蜗杆上的连接头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蜗杆的蜗杆本体与凸轮蜗轮连接体上的蜗轮相啮合;后腿包括大腿上部、大腿下部、小腿下部、小腿上部、后脚掌,大腿上部、大腿下部、小腿下部、小腿上部相互连接的节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压缩弹簧套入到躯干的弹簧套杆上;扭簧设于大腿下部与小腿下部的连接处。本技术能量利用率高,可以实现远距离跳跃,可以改变跳跃的距离和高度,动作稳定可靠,结构简单、制作难度小、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


技术介绍

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仿生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创新性的设计灵感。在自然界中,青蛙作为一种两栖动物,具有独特的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使其在捕食、运动、生存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设计一款小型化、高性能的仿生青蛙机器人,将极大地提升环境监测、搜救探险以及军事侦察等领域的作业效率与安全性。这种机器人能够精确地进入复杂或危险的环境,如灾区、有毒区域或未知地带,进行水质检测、土壤污染监测和生态系统评估,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灾害响应提供关键数据。同时,它在执行搜救任务时能够代替人类进入难以到达的地方,降低救援人员的安全风险。此外,仿生青蛙机器人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情报收集的隐蔽性和准确性,为军事行动提供重要支持。小型化、高性能的仿生青蛙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实际效益。

2、现阶段,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7446043a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设计的青蛙机器人,其通过对气泵、气缸组的控制,从而实现仿生青蛙的蓄力和跳跃过程,但传动结构复杂,能量转化率低,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1)、弹簧压缩架(2)、凸轮蜗轮连接体(3)、后腿(4)、前腿(5)、蜗杆(6)、电机(7)、压缩弹簧(8)、扭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压缩架(2)上设有从动轴(21),所述从动轴(21)内切于盘型凸轮(31),当所述电机(7)带动蜗杆(6)转动,所述蜗杆(6)会带动凸轮蜗杆连接体(3)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所述从动轴(21)相对沿盘型凸轮(31)内壁内切滑动,使得所述弹簧压缩架(2)的滑块(22)沿导轨(12)向前移动,压缩套在所述弹簧套杆(13)上的压缩弹簧(8),进行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1)、弹簧压缩架(2)、凸轮蜗轮连接体(3)、后腿(4)、前腿(5)、蜗杆(6)、电机(7)、压缩弹簧(8)、扭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压缩架(2)上设有从动轴(21),所述从动轴(21)内切于盘型凸轮(31),当所述电机(7)带动蜗杆(6)转动,所述蜗杆(6)会带动凸轮蜗杆连接体(3)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所述从动轴(21)相对沿盘型凸轮(31)内壁内切滑动,使得所述弹簧压缩架(2)的滑块(22)沿导轨(12)向前移动,压缩套在所述弹簧套杆(13)上的压缩弹簧(8),进行主动储能,所述盘型凸轮(31)设有击回点(34),当所述从动轴(21)与盘型凸轮(31)的相切点到达击回点(34)位置后,所述压缩弹簧(8)快速释放能量,将所述弹簧压缩架(2)弹回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红于海洋冯柔嘉袁羽喆刘一正杨哲武艺哲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