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伟丰专利>正文

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162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板(10),包括: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层(12)和第五层(14);由金属制成的第二层(16)和第四层(18);和由热塑性材料和加强填充料的组合物制成的第三层(20),所述第三层(20)包括至少一个空腔(24)。所述第二层(16)和所述第四层(18)通过热粘合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层(20)上,而所述第一层(12)和所述第五层(14)分别被挤出到所述第二层(16)和所述第四层(18)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板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的以下论述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应该理解,所述论述并不认可或者承认所涉及的任何材料在本申请优先权日前的范围内已公开、已知或者为公知常识的一 部分。室外的结构需要适于经得起天气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的材料。在室外结构被预 期为永久性结构的情况下,所述材料还必须耐用。目前在室外结构中所使用的一些材料不是环境友好的。备选材料容易断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生产一种能更好地经得起在户外环境中使用的影响并 对环境无害的复合板。
技术实现思路
在整篇文件中,除非另有相反的说明,术语“包括”、“由……组成”等将被看作是非 穷举的或者换句话说,意思是“包括但不限于”。根据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板,包括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层和第五层;由金属制成的第二层和第四层;和由热塑性材料和加强填充料的组合物制成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包括至少一个空 腔,其中,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四层通过热粘合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层上,而所述第一 层和所述第五层分别被挤出到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四层上。所述热塑性材料是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 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所述金属是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铝;不锈钢;铜。所述加强填充料是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木材填料、滑石填料;玻璃纤维。各层的厚度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和第五层可以具有0.5mm到5. Omm的厚度。第 二和第四层可以具有0. Imm到1. Omm的厚度。第三层的厚度可以在5mm到50mm之间变化。 然而,复合板的总厚度应该在IOmm到60mm之间。优选的是,所述热塑性材料构成第三层总材料的20%到70%。第一和第五层的至少一侧可以是带纹理的。此外,可以设置脊部以防止滑动。可以包括有连接装置以帮助相邻的复合板的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可以呈以下结构 中一种或多种的形式钩与凹槽;螺钉与螺纹凹槽。可以包括有用于对齐相邻的复合板的对齐辅助件。所述对齐辅助件可以呈销钉的 形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板,包括由第一热塑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层和第七层;由金属制成的第二层和第六层;由第二热塑性材料制成的第三层和第五层;和由热塑性材料和加强填充料的组合物制成的第四层,第四层包括至少一个空腔,其中,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六层分别通过热粘合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五层上,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五层又与所述第四层热粘合,而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七层分别 被挤出到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六层上。第一热塑性材料可以与第二热塑性材料相同。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板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复合板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修改的复合板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板的平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复合板的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IOmm厚⑴的复合板10。复合板10包 括五层不同材料的组成物。第一层12和第五层14形成由具有0. 5mm厚的热塑性材料制成 的塑料覆层。第二层16和第四层18由金属制成,在所述情况下所述金属为0. Imm厚的铝 板。第三中间层20由热塑性材料和填充材料的组合物制成。在所述情况下,所述热塑性材 料为聚乙烯而填充材料为滑石填料。第三层20具有8. 8mm的厚度。第一层12和第五层14各具有至少一个纹理表面22。所述纹理面22被定位为使 其用作复合板10的外表面。第三层20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其中的空腔24。空腔24贯穿第三层20。各空腔 24平行于每一个其它的空腔24。空腔24还平行于第一和第五层12、14。各层通过粘合剂与下方的层热粘合以为复合板10提供附加的强度并且使所获得 的复合板10防水。这样,第一层12通过粘合剂与第二层16热粘合,第二层16又通过粘合 剂与第三层20热粘合,诸如此类。现在将以其预定的制造方法的上下文的形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通过从模具中挤出来制造第三层20。然后将粘合剂应用到第三层20的两个相反 的侧面上。然后将第二层16铺到所述侧面之一的粘合剂上。将第四层18铺到相反侧面的 粘合剂上。然后将形成第一和第五层12、14的塑料覆层挤出到所获得的结构上。已经发现按照上述专利技术的说明来构造的复合板10特别适用于盖板结构、天花板 结构或者任何其它隔墙或者承重结构。此外,所描述的复合板特别适用于室外条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IOmm厚⑴的复合板100。复合板100 包括五层不同材料的组成物。第一层102和第五层104形成由具有0. 5mm厚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塑料覆层。第二层106和第四层108由0. Imm厚的铝板制成。第三中间层110由热 塑性材料和填充材料的组合物制成。第三层110具有8. 8mm的厚度。在所述情况下,中间层110的热塑性材料构成中间层110总材料的百分之三十 (30%)。剩余百分之七十(70%)由作为填充材料的木材填料构成。 第一层102和第五层104各具有至少一个纹理表面112。所述纹理面112被定位 为使其用作复合板100的外表面。第三层110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其中的空腔114。空腔114贯穿第三层110。各 空腔114平行于每一个其它的空腔114。空腔114还平行于第一和第五层102、104。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三层110实际上由两个单独的部件116a、116b所构成。各 部件116在大小和形状上相同。位于部件116的相反端部118处有连接器120。所述对连 接器120具有如此的大小和形状以便允许来自一个部件116的连接器120与它的相邻的部 件116的连接器120牢固地配合。这样,当连接器120如此配合时,形成第三层110的部件 116呈现为一个单个细长部件116。各层通过粘合剂与下方的层热粘合以为复合板100提供附加的强度并且使所获 得的复合板100防水。这样,第一层102通过粘合剂与第二层106热粘合,第二层106又通 过粘合剂与第三层110热粘合,诸如此类。现在将以其预定的制造方法的上下文的形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形成第三层110的部件116通过从模具中挤出而被制造。然后,部件116通过配 合相应的连接器120而相互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三层110包括两个配合的 部件116。然后将粘合剂应用到第三层110的两个相反的侧面上。然后将第二层106铺到所 述侧面之一的粘合剂上。将第四层108铺到相反侧面的粘合剂上。然后将形成第一和第五 层102、104的塑料覆层挤出到所获得的结构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IOmm厚(T)的复合板200,其中相同的 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复合板200包括七层不同材料的组成物。第一层202和第七层 204形成由具有0. 4mm厚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塑料覆层。第二层206和第六层208由金属 制成,在所述情况下所述金属为0. Imm厚的铝板。第三层210和第五层212由具有0. Imm 厚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第四中间层214由热塑性材料和填充材料的组合物制成。在所述情 况下,所述热塑性材料为聚乙烯而填充材料为木材填料。第四层214具有8. 8mm的厚度。第一层202和第七层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板,包括: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层和第五层;由金属制成的第二层和第四层;和由热塑性材料和加强填充料的组合物制成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包括至少一个空腔,其中,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四层通过热粘合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层上,而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五层分别被挤出到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四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复合板,包括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层和第五层;由金属制成的第二层和第四层;和由热塑性材料和加强填充料的组合物制成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包括至少一个空腔,其中,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四层通过热粘合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层上,而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五层分别被挤出到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四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材料是以下材料中的至少 一种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_ 丁二烯_苯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是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 种铝;不锈钢;铜。4.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填充料是以下材料 中的至少一种木材填料、滑石填料;玻璃纤维。5.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五层具 有0. 5mm到5. Omm的厚度。6.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四层具 有0. Imm到1.0mm的厚度。7.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具有5mm到50mm 的厚度。8.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具有IOmm到60mm的厚度。9.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丰
申请(专利权)人:朱伟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G[新加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