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及其在植物提取液脱色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004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及其在植物提取液脱色中的应用,属于树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孔梳状吸附树脂的孔内比表面积为60~100m2/g,且孔内比表面积占比整个树脂材料比表面积的50%~80%。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具有高度规整的孔道结构,通过梳状分子链的空间锚定作用,可有效抑制功能基团在再生过程中的溶出流失;树脂骨架中的苯环结构及高密度接枝的极性官能团,提高了对色素分子的吸附效能,对植物提取液的脱色率达95%以上,抗污染能力强、复用性能好、经济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制备,特别涉及一种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及其在植物提取液脱色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植物提取液是从树木及草本植物中通过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波萃取等技术经特定提取工艺获得的油类、汁液或浸膏状物质。富含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益的多种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农业等领域。然而,提取过程中伴随溶出的天然色素类杂质会降低产品纯度并影响色泽,尤其在日化及医药行业,有色提取液可能降低产品接受度或干扰活性成分的提取效能,开发高效绿色的脱色精制工艺对提升植物提取液品质和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活性炭和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是常用的脱色介质。其中,活性炭脱色多为无选择性吸附,容易损失有效成分且存在再生困难和二次污染等弊端。离子交换树脂因存在结构单一、比表面积有限等问题,导致其对色素分子的吸附容量不足且选择性较差;传统吸附树脂因选择性差、再生效率低及结构可控性不足而受限。然而,基于梳状结构设计的吸附树脂,通过引入支链型功能基团显著提升比表面积与吸附位点密度,在选择性脱色效率与再生稳定性方面取得突破。但该类材料在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孔梳状吸附树脂的孔内比表面积为60~100m2/g,且孔内比表面积占比整个树脂材料比表面积的5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其实施例特征在于,所述中孔梳状吸附树脂的平均孔径为10~4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孔梳状吸附树脂的弱碱交换容量为1.58~3.83mmol/g。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中孔梳状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油相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孔梳状吸附树脂的孔内比表面积为60~100m2/g,且孔内比表面积占比整个树脂材料比表面积的5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其实施例特征在于,所述中孔梳状吸附树脂的平均孔径为10~4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梳状吸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孔梳状吸附树脂的弱碱交换容量为1.58~3.83mmol/g。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中孔梳状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油相混合物与所述水相溶液的质量比为1:(1.5~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多聚甲醛、所述甲缩醛、所述氯化亚砜、所述氯化铁与所述聚合物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伟陈小萍魏麒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