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交通,具体涉及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智能汽车测试领域,交叉口场景的测试用例生成面临参数耦合性高、场景真实性不足等关键挑战。传统测试方法通常将车辆运动参数(如速度、位置、航向角)独立设置,忽略了实际驾驶中车辆间的动态交互影响,导致生成的测试场景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尤其对于左转与直行车辆冲突这类复杂场景,现有安全指标(如ttc、pet等)主要针对追尾碰撞设计,难以准确评估斜向或侧向碰撞风险。此外,基于穷举法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存在组合爆炸问题,不仅效率低下,还会产生大量冗余或不符合实际的测试场景,无法满足智能驾驶系统对高覆盖率和真实性的测试需求。
2、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构建了一种能够显示建模参数耦合关系、量化多向碰撞风险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该方法根据建模合理地选择交叉口场景的特征参数,提出一个更适用于交叉口的替代安全指标(surrogate safetymeasures,ssm)——预期碰撞距离(anticipated collisiondistance,acd),相比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构建的车辆运动学模型为二自由度单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构建的车辆运动学模型的微分方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构建的车辆运动学模型为二自由度单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构建的车辆运动学模型的微分方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交叉口多主体协同通行的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栋,董露,唐鑫,苏鑫,李金芮,张坤,马鸿飞,唐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