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乙烯醇的纳米凝胶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农药是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资料,但传统农药制剂存在有效成分利用率低、叶面附着性差、易受雨水冲刷和紫外降解等问题,导致大量农药流失至环境中,引发水体污染、土壤残留及非靶标生物毒性。近年来,纳米农药技术通过减小载药体系粒径、调控界面性能及引入刺激响应机制,为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可控释放提供了新途径。其中,纳米凝胶载药体系因其三维网络结构、高载药量及环境响应特性,成为研究热点。
2、当前主流的水包油型纳米农药制剂虽能减少有机溶剂使用,但仍面临以下技术瓶颈:(1)界面稳定性不足:常规乳化剂难以在油水界面构建稳定的交联网络,导致纳米颗粒易聚集或崩解;(2)功能单一性:现有体系多依赖单一刺激响应机制(如ph或温度),无法适应复杂田间环境的多重调控需求;(3)环境相容性缺陷:合成高分子载体降解性差,且残留组分可能对生态安全造成长期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有研究者尝试利用天然高分子或可降解聚合物构建纳米载体,但其疏水药物包封率低、工艺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包含聚乙烯醇的水相与包含药物、改性环氧大豆油和乳化剂的油相进行乳化处理,得到纳米凝胶载药体系,其中,所述改性环氧大豆油由氨基硼酸类化合物对环氧大豆油进行改性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粒径为50-400nm,优选为100-3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药物在所述油相中的含量为5-50wt%,优选为10-40wt%;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相的溶剂选自二甲苯、环己酮、二氯甲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包含聚乙烯醇的水相与包含药物、改性环氧大豆油和乳化剂的油相进行乳化处理,得到纳米凝胶载药体系,其中,所述改性环氧大豆油由氨基硼酸类化合物对环氧大豆油进行改性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粒径为50-400nm,优选为100-3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药物在所述油相中的含量为5-50wt%,优选为10-40wt%;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相的溶剂选自二甲苯、环己酮、二氯甲烷、正己烷、正庚烷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环己酮、正己烷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氨基硼酸类化合物与所述环氧大豆油进行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红健,汪清民,刘丽霞,张静静,刘玉秀,寇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