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鉴于呼吸道受损患者的康复进程,往往需要长期依赖呼吸机进行供氧支持,这一措施虽能维持生命体征,但也可能诱发呼吸肌麻痹、呼吸功能衰退及肺活量显著下降等不良后果。为有效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逐步恢复,实施有序的呼吸锻炼显得尤为重要,用于针对性提升患者的肺活量的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应运而生。
2、传统的呼吸训练辅助装置,通常通过气体交换的可视化手段来监测并量化患者的呼吸强度,并依据预设的指标阈值,分阶段地增强患者的呼吸能力。随着患者呼吸能力的逐步提升,这些装置会相应提高呼吸指标的达标标准,以期实现呼吸功能的逐步改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现有装置在设计时忽视了呼吸氧气输送管道(即输气管)的管径对患者呼吸产生的阻力效应。具体而言,当患者的呼吸能力有所增强,并成功达到更高的可视化指示标准(如提升可视化小球至更高位置)时,若输气管的管径未能适时调整,患者则需动用更多的呼吸肌力量来克服因管径限制而增加的呼吸气流阻力。这种现象不仅可能掩盖患者真实的恢复进度,还可能误导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呼吸面罩(1)和绑带(2),呼吸面罩(1)表面开设有呼气口(3)和若干吸气口(4),绑带(2)套设于呼吸面罩(1)两侧,其特征在于,呼气口(3)连通有输气管(5),呼吸面罩(1)通过输气管(5)连通有用于可视化患者潮气量的检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口(4)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气阀(11),第一单向气阀(11)允许气体从呼吸面罩(1)外流向呼吸面罩(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筒(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呼吸面罩(1)和绑带(2),呼吸面罩(1)表面开设有呼气口(3)和若干吸气口(4),绑带(2)套设于呼吸面罩(1)两侧,其特征在于,呼气口(3)连通有输气管(5),呼吸面罩(1)通过输气管(5)连通有用于可视化患者潮气量的检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口(4)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气阀(11),第一单向气阀(11)允许气体从呼吸面罩(1)外流向呼吸面罩(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筒(6),检测筒(6)内熔接有第一隔板(12),第一隔板(12)将检测筒(6)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检测腔(13)和过气腔(14),检测腔(13)侧壁透明,第一隔板(12)表面开设有第一气孔(15),检测腔(13)和过气腔(14)通过第一气孔(15)连通,而检测腔(13)内设有检测活塞(16),检测活塞(16)与检测腔(13)内壁滑动配合,且检测筒(6)外壁设有对应检测腔(13)位置的刻度(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活塞(16)上方设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两端分别与检测腔(13)的内顶壁和检测活塞(16)的顶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孔(15)内固定连接有电磁气阀(19),电磁气阀(19)信号连接有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气管(5)与过气腔(14)的连通位置位于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歌艳,刘微丽,欧金磊,刘冉冉,韦广发,殷玲,石晨,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