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949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包括:模块化移动箱、前端板及后端板,三者通过组装件连接构成基础单元;转角用的衔接箱,设于相邻移动箱间以实现多向扩展;移动箱内设水冷式电池架,含带冷却流道的水管式底托,底托间形成电池腔;移动箱顶部设模块化顶管,底部设模块化底管,箱内进液管连通顶管与底托一端,箱内出液管连通底管与底托另一端;前端板设有泵箱,内含工业泵及循环水箱,循环水箱通过供液管连接首端移动箱顶管,通过回液管连接首端移动箱底管,形成循环通路;衔接箱包含:隔板,设于前部移动箱侧以阻断热量传递;风机组及装配式冷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达到提高储能装置应用灵活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及电力系统对灵活储能需求的增长,移动储能装置在电力调峰、应急供电、离网应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集装箱式储能装置因其标准化的特点,近年来在电力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将电池系统、热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集成于标准集装箱内的设计,便于运输和快速部署,特别适用于临时性电力保障、偏远地区供电及工商业储能等场景。

2、然而,现有集装箱式储能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首先,虽然采用标准集装箱结构便于运输,但受限于固定尺寸和刚性布局,在空间受限或需要特殊走向的场地中难以灵活调整;其次,采用多箱体串联扩展时,传统散热方案难以均衡控制整个系统的温度分布,远端箱体常因冷却效率下降而出现局部过热,影响系统安全性和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以达到提高储能装置应用灵活性的目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通过衔接箱内的装配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安装在支架内,且散热片设置在冷却管外壁上,用于增强散热效率,且冷却管处于风机组的出风通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锥形塞密封结构包括托件、弹性件、锥形塞及环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通过衔接箱内的装配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安装在支架内,且散热片设置在冷却管外壁上,用于增强散热效率,且冷却管处于风机组的出风通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锥形塞密封结构包括托件、弹性件、锥形塞及环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箱的上接管和下接管两端均设有控制阀,用于控制冷却液流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移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件为螺栓组件,模块化的移动箱、前端板、后端板及衔接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肇义陈帅王琪杨磊关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国际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