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0945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及方法,包括:运输机构,包括车架主体和第一处理单元,车架主体上设置有定位杆和吊杆,定位杆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件,各吊杆顶部设有吊环,车架主体的两侧设有限位柱;抓取机构,包括吊板和支撑吊具,吊板底部连接有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上设有第二处理单元,支撑吊具底部铰接有多个吊钩,各吊钩的钩柄与第二定位件之间铰接连接有液压杆伸缩执行元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吊环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液压杆伸缩执行元件伸缩调节从而驱动吊钩摆动以抓取或释放吊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受限空间内成品钢筋的整齐存放、短距离快速转运和吊装,能极大提升空间利用率与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洞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运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隧洞建设中,特小断面输水隧洞衬砌工程需使用大量如图1所示的圆弧钢筋。输水隧洞洞口工作面场地狭窄、线路长,钢筋的加工作业通常在隧洞外的钢筋加工棚内完成。

2、目前,特小断面输水隧洞圆弧钢筋运输主要采用传统的人工搬运的方式。工人将加工好的圆弧钢筋临时堆叠存放在钢筋加工棚内,待装运时,再以人工搬运的方式将钢筋转移至棚外吊点,最后通过随车吊装车运送至隧洞工作面。

3、这种传统的运输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人工搬运操作繁琐,不仅极大增加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大幅提高了施工成本,而且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坠落或碰撞受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钢筋加工棚内空间有限,操作不便,钢筋在存放、搬运及吊装过程中极易受损变形,难以保障钢筋质量,进而影响工程实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运输系统及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与车架主体之间设有限位调节组件,限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车架主体内的固定箱,固定箱的两侧垂直固定有外筒,外筒内滑动连接有内筒,固定箱内固定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相背设置且分别伸出于固定箱侧壁与内筒连接,内筒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限位柱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与吊杆表面包覆有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与车架主体之间设有限位调节组件,限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车架主体内的固定箱,固定箱的两侧垂直固定有外筒,外筒内滑动连接有内筒,固定箱内固定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相背设置且分别伸出于固定箱侧壁与内筒连接,内筒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限位柱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与吊杆表面包覆有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定位件顶部中心,第二定位件底部中心设置有与第一传感器相对应的对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内钢筋存放和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件的顶部还均匀布置有多个定位凸起,第二定位件的底部设置有与多个定位凸起相对应的定位槽,定位凸起和定位槽内分别嵌设有异性磁极磁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伟袁许生陈叶飞严利强陈志航刘超汪昱任余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