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944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浇筑桩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顶座,顶座设置为环形,顶座边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支撑座,支撑座下端部均设置有支撑脚垫,顶座内可转动安装有上管道,上管道上端开设有入料口,上管道下端插设有可上下滑动的下管道,下管道与上管道花键连接。支撑座上安装有转动机构,通过多点位注料提高混凝土分布均匀性,活动管在伺服电机带动下往复水平移动,能够将混凝土浆料加入桩坑的不同位置,改变了传统固定位置注料的方式,避免了浆料集中在桩坑某一区域,使混凝土在桩坑内分布更加均匀,有助于形成密实、均匀的桩身结构,减少桩身局部缺陷的产生,提高桩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浇筑桩施工,尤其涉及一种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中的混凝土泥浆导管埋设装置,是确保水下混凝土顺利灌注的关键设备。该装置主要由刚性丝扣导管构成,导管壁厚、内径等参数依据工程需求设计,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刚度和强度。埋设时,导管底部需高出孔底一定距离,以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在灌注过程中,导管需保持一定埋深,通常为二到三米,通过边浇筑边拔管的方式,确保混凝土桩身连续密实形成。该装置有效避免了泥浆与混凝土的混合,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桩基质量。

2、现有超深浇筑桩施工中用到的混凝土泥浆导管埋设辅助装置在灌注混凝土泥浆时,混凝土泥浆灌注在浇筑坑中的固定位置,导致泥浆分布不均,混凝土在浇筑坑中分布不均,会导致桩身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密实度存在差异。密实度高的区域强度相对较高,而密实度低的区域则容易出现强度不足,使得桩身整体强度离散性增大,降低桩的承载能力。泥浆分布不均可能引发桩身局部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这些缺陷部位会成为桩身的薄弱环节,在承受荷载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导致桩身开裂甚至破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1),所述顶座(1)设置为环形,所述顶座(1)边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下端部均设置有支撑脚垫,所述顶座(1)内可转动安装有上管道(3),所述上管道(3)上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上管道(3)内部开设有多个内花键槽,所述上管道(3)下端插设有可上下滑动的下管道(4),所述下管道(4)与上管道(3)花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底部设置有减震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1),所述顶座(1)设置为环形,所述顶座(1)边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下端部均设置有支撑脚垫,所述顶座(1)内可转动安装有上管道(3),所述上管道(3)上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上管道(3)内部开设有多个内花键槽,所述上管道(3)下端插设有可上下滑动的下管道(4),所述下管道(4)与上管道(3)花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底部设置有减震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块体(8),所述第一块体(8)固定连接在弯管(5)外,所述活动管(7)外固定安装有第二块体(9),所述第二块体(9)与第一块体(8)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所述第一弹性件(1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块体(9)、第一块体(8)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三块体(11),所述第三块体(11)固定连接在活动管(7)上,多个所述第三块体(11)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下管道(4)上固定安装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外侧一体成型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凸起部(15),所述凸起部(15)边侧设置为弧面且与第三块体(11)配合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深浇筑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道(4)上可转动安装有环形件(16),所述环形件(16)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接块(17),所述支撑座(2)上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泽许恩全庄富强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汉源既济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