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面光伏电站保护,具体是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发电技术迅速发展,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作为一种创新的光伏应用形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这种电站通常安装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中,通过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桩基上,利用水面大面积空闲区域来进行太阳能发电,具有占地面积小、环境友好、发电效率高等优势。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安装环境,这种光伏电站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技术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雷电防护问题。
2、在水域中运行的光伏电站暴露在开阔环境下,雷电成为其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雷击不仅会直接损坏光伏组件、电气设备,还可能通过雷电过电压引发严重的电气故障,甚至造成整个电站的瘫痪,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护光伏电站免受雷击的影响,成为了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难题。
3、雷电防护在陆地上的光伏电站已经相对成熟,但在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中,雷电防护技术面临新的挑战。水体的导电性使得雷电电流更容易在水面扩散,增大了设备遭受雷击的概率。同时,海洋和水域环境中的盐分、湿度、风浪等因素也对电站设备的防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提供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及工艺,针对水上建设的光伏系统以及光伏发电装置来进行防雷击保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包括:光伏
3、进一步的,所述避雷装置还包括:上套管,所述避雷针设于所述上套管顶部,所述上套管底部两侧均设有漂浮块,所述漂浮块内部呈镂空状结构设置;下套管,所述下套管滑动连接于所述上套管底部,所述上套管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下套管两侧均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上套管与所述下套管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4、进一步的,所述接地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两侧开设有多个开口;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内部的两个插接板,所述插接板远离所述套筒一侧设有多个插接杆,所述插接杆顶部设有弧形的下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内部的接线头,所述接线头顶部与所述导电网相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防浪涌系统包括一级保护浪涌保护器、二级保护浪涌保护器和三级保护浪涌保护器,所述一级保护浪涌保护器设于所述主配电柜与总电源的连接端,所述二级保护浪涌保护器设于所述配电柜的连接端,所述三级保护浪涌保护器设于所述光伏端子的连接端。
6、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套和引导线,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光伏系统中各元件外表面上,所述引导线设于所述保护套内部,所述引导线采用铜材料制成。
7、一种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工艺,采用了如上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流程:
8、步骤s1.进入设计阶段,在设计前期对周边雷电风险进行评估,并选择适量的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组成避雷保护系统;
9、步骤s2、根据步骤s1所确定的避雷装置的数量,将避雷装置投放到海面,并利用漂浮块的特点使得其能够沿水平面上下升降;
10、步骤s3、将导电网铺设在海底地面上,同时利用引下线将避雷装置连接在导电网上;
11、步骤s4、根据步骤s1所确定的接地装置的数量,将接地装置固定在海底地面上,并通过两侧的插接杆完成快速的插接连接,并完成固定;
12、步骤s5、将一级保护浪涌保护器、二级保护浪涌保护器和三级保护浪涌保护器分别连接到主配电柜与总电源、配电柜和光伏端子来进行保护性连接;
13、步骤s6、将保护装置贴合安装在光伏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外部,同时利用保护装置能够对光伏系统中的各部件来进行保护导电,并将大量电流引导至导电网上;
14、步骤s7、对整个光伏系统及避雷装置、接地装置防浪涌系统和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验并记录,防止其受损。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16、步骤s11、收集光伏电站预设区域位置的历史雷击数据、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信息;
17、步骤s12、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将雷击强度与累计频率与分布进行统计,并区分出高频雷击区,低频雷击区和无雷击区;
18、步骤s13、依据步骤s12区分出来的多个雷击区进行设计,其中高频雷击区每16㎡设计一个避雷装置,低频雷击区每64㎡设计一个避雷装置以及无雷击区每256㎡设计一个避雷装置;
19、步骤s14、整合计算多个避雷装置的面积,设计符合避雷装置整体分布面积的导电网,而导电网底部每32㎡设计一个接地装置。
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
21、步骤s3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长度和宽度的导电网;
22、步骤s32、将导电网平铺在海底地面上,确保其与海底紧密接触,避免松动或移位;
23、步骤s33、选择适当长度的引下线,确保能够将避雷装置连接至导电网上,完成连接。
2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还包括:
25、步骤s51、在主配电柜与总电源位置选择合适位置安装一级保护浪涌保护器;
26、步骤s52、将一级保护浪涌保护器连接到主配电柜与总电源的接点处,确保能够有效吸收初次雷电过电压;
27、步骤s53、在配电柜之间选择合适位置安装二级保护浪涌保护器;
28、步骤s54、将二级保护浪涌保护器连接到各个配电柜之间,以进一步削减雷电过电压;
29、步骤s55、在光伏端子附近选择合适位置安装三级保护浪涌保护器;
30、步骤s56、将三级保护浪涌保护器连接到光伏端子上,提供最终的过电压保护,确保光伏系统安全。
3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内部还包括:
32、步骤s71、设计定期检查期限,以每周一次快速检查,每月一次标准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深度检查以及每年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彻底检查包括如下的所有流程,而快速检查、标准检查和深度检查则节选重点项目进行检查;
33、步骤s72、先进行避雷装置的检查,先进行避雷装置的外观物理特征,包括是否存在物理损伤以及腐蚀,并通过拍照记录;
34、步骤s73、目视检查导电网,确定导电网的完整性,确保其没有断裂或破损,并进行拍照记录;
35、步骤s74、检查浪涌保护器,通过目视检查一级、二级和三级浪涌保护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装置(1)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3)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涌系统(4)包括一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1)、二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2)和三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3),所述一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1)设于所述主配电柜与总电源(601)的连接端,所述二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2)设于所述配电柜(602)的连接端,所述三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3)设于所述光伏端子(603)的连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5)包括保护套(501)和引导线(502),所述保护套(501)套设于所述光伏系统(6)中各元件外表面上,所述引导线(502)设于所述保护套(501)内部,所述引导线(502)采用铜材料制成。
>6.一种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内部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装置(1)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3)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涌系统(4)包括一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1)、二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2)和三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3),所述一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1)设于所述主配电柜与总电源(601)的连接端,所述二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2)设于所述配电柜(602)的连接端,所述三级保护浪涌保护器(403)设于所述光伏端子(603)的连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桩基固定式光伏电站雷电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恩全,杨帆,赵国纲,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汉源既济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