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结构、减振器、悬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933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2
本公开涉及一种减振结构、减振器、悬架以及车辆,减振结构可以包括弹簧机构和调节单元,其中,弹簧机构可以包括弹簧;调节单元可以与弹簧的至少一端连接,用于调节弹簧的有效圈数。本公开的减振结构能够通过调节单元改变弹簧的有效圈数,以对弹簧的刚度进行调节,由此,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弹簧的刚度可以进行适应性地调整,从而保证弹簧的缓冲和减振效果,例如,在车辆的减振器中,弹簧的刚度可以根据路况进行调整,基于此,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减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减振结构、减振器、悬架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弹簧自身具有压缩吸能的特性,因此,弹簧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以减少外力对不同部件和装置等的冲击,从而达到缓冲和减振效果。

2、相关技术中,弹簧无法根据使用环境适时的改变其刚度,影响了弹簧的缓冲和减振效果,例如,车辆的减振器中的弹簧无法根据路况调节其刚度,由此,降低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结构、减振器、悬架以及车辆,该减振结构能够调节弹簧的刚度,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减振结构,包括弹簧机构,包括弹簧;和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弹簧的至少一端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弹簧的有效圈数。

3、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弹簧的一端绕第一枢转轴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以调节所述弹簧的有效圈数。

4、可选地,所述弹簧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弹簧的一端绕第一枢转轴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以调节所述弹簧的有效圈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和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被配置为:所述弹簧能够带动所述驱动电机正转或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弹簧的一端绕第一枢转轴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以调节所述弹簧的有效圈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和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被配置为:所述弹簧能够带动所述驱动电机正转或者反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减速机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减速机构连接,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和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连接架以及外齿圈,所述连接架围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周侧并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齿圈可转动地围设在所述连接架的周侧并直接或间接地和所述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且分别和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圣祝继红肖太平陈昊俊何鸿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