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0933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为第一用电负载和第二用电负载传输无线电能的发射端,接收无线电能且分别为所述第一用电负载和所述第二用电负载供电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所述第一接收端和所述第二接收端,分别具有发射线圈、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两两之间具有磁耦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两个负载的无线供电,且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量发射端与能量接收端的抗偏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1、现阶段,台式机显示器通常采用有线供电方式,此时桌面上不可避免地堆积大量线材,从而导致潜在的漏电和触电等安全隐患。采用无线充电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通过放置于桌面的能量发射端通过空间磁场为内置于台式机显示器的能量接收端供电,实现显示器的无线电能传输。

2、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常具有下列问题:

3、(1)现有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只实现一个用电负载的供电。当需要对两个用电负载进行供电,就需要两个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这就增加了用户的设备成本。以前述的台式机显示器的场景为例,如果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不仅能实现显示器的供电,还可以为用户其它的小型电子设备,如手机进行供电,就大大节省了用户的设备购买和空间放置的成本,也大为提高用户的用户体验;

4、(2)现有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电能的传输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抗偏移性能较差。即,现有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端和接收端的线圈通常需要在一定范围或角度内对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为第一用电负载和第二用电负载传输无线电能的发射端,接收无线电能且分别为所述第一用电负载和所述第二用电负载供电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的电路回路中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采用4个MOSFET组成的全桥变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波抑制电路,采用LCC补偿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为第一用电负载和第二用电负载传输无线电能的发射端,接收无线电能且分别为所述第一用电负载和所述第二用电负载供电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的电路回路中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采用4个mosfet组成的全桥变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波抑制电路,采用lcc补偿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负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端的电路回路中包括:第一接收线圈及串联的第一补偿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及串联的第一补偿电容两端的第一整流桥;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桥输出端口和第一用电负载两端的第一稳压电路;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第一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超王智冬班明飞余中平李振杰刘一琦宋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