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915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鱼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鱼道通过鱼道边墙、鱼道底板、挡水墩、多组由可折叠式防泥沙淤积隔板组成的隔板和可移动式补水机构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隔板下部向上翻转,水流直接冲刷走淤沙。可移动式补水管机构可在鱼道上方各点移动,补水水流辅助冲沙,有效解决了多泥沙水流竖缝鱼道中泥沙淤积问题。下游水位升高时,可移动式补水机构中的补水口移至进鱼口挡水墩束窄处,增大流速,增强诱鱼效果;当下游水位降低时,移动式补水机构的补水口移至挡水墩后方池室内,增大进鱼口水深,避免跌水增大竖缝流速影响过鱼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避免了泥沙淤积,而且保证了表层补水增强诱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道,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竖缝式鱼道凭借其结构简单、水力条件可调性强、适应不同鱼类游泳能力等优势,在国内外鱼道工程中广泛得以应用。

2、然而,对于多泥沙水流,竖缝式鱼道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显著的水沙动力学缺陷,因池室内主流区与静流区分布明显,水流到达静流区后挟沙力骤减,泥沙在静流区大量淤积,持续淤积将改变鱼道设计水力学参数,致使目标鱼类通过率大幅下降。传统清淤作业需中断鱼道运行并采用人工挖掘,单次维护成本高,且存在破坏隔板结构稳定性的风险,存在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3、同时,对于多泥沙水流,常常由于泥沙淤积和清淤导致上下游水深变幅较大。当下游水深增大时,竖缝鱼道流速受壅水影响减小,诱鱼效果不佳;当下游水深减小时,竖缝鱼道流速受跌水影响增大,高于目标鱼的克流流速,使鱼道失去过鱼功能。针对水深变幅,常使用鱼道补水的方式,增大进鱼口流速诱鱼或者抬高进鱼口水深避免跌水。传统补水方式分为底板补水和侧向补水,底板补水受泥沙淤积影响容易堵塞,侧向补水补水点位固定,下游水深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鱼道至少包括鱼道边墙(32)和鱼道底板(33),鱼道底板(33)的两侧分别竖直的设置有鱼道边墙(32),形成直角U形的槽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墩(1)、隔板和可移动式补水机构(44);所述隔板设置多组,多组隔板间隔的连接在鱼道边墙(32)上,每组隔板包括两块前后错位设置的可折叠式防泥沙淤积隔板(30),两块可折叠式防泥沙淤积隔板(30)分别与两侧的鱼道边墙(32)垂直连接;所述可移动式补水机构(44)连接在鱼道边墙(32)上;所述挡水墩(1)设置在鱼道边墙(32)内侧壁上,挡水墩(1)之间形成进鱼通道;所述可折叠式防泥沙淤积隔板(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鱼道至少包括鱼道边墙(32)和鱼道底板(33),鱼道底板(33)的两侧分别竖直的设置有鱼道边墙(32),形成直角u形的槽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墩(1)、隔板和可移动式补水机构(44);所述隔板设置多组,多组隔板间隔的连接在鱼道边墙(32)上,每组隔板包括两块前后错位设置的可折叠式防泥沙淤积隔板(30),两块可折叠式防泥沙淤积隔板(30)分别与两侧的鱼道边墙(32)垂直连接;所述可移动式补水机构(44)连接在鱼道边墙(32)上;所述挡水墩(1)设置在鱼道边墙(32)内侧壁上,挡水墩(1)之间形成进鱼通道;所述可折叠式防泥沙淤积隔板(30)置于挡水墩后方池室(38)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墩(1)包括两块,两块挡水墩(1)相对的固定设置在两侧的鱼道边墙(32)上;两块挡水墩(1)的相对侧均为圆弧状,两块挡水墩(1)之间形成进鱼通道;每组内的所述两块可折叠式防泥沙淤积隔板(30)的宽度与槽道的宽度的比为20∶1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式防泥沙淤积隔板(30)包括卡扣合页(2)、上部隔板(7)、下部隔板(8)、隔板合页(9)和伸缩定位机构(4);所述上部隔板(7)和下部隔板(8)上下设置,上部隔板(7)和下部隔板(8)的背水侧之间通过折叠件隔板合页(9)连接;上部隔板(7)和下部隔板(8)上设置有伸缩定位机构(4);所述卡扣合页(2)连接在上部隔板(7)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合页(2)包括活动卡扣(36)、转轴(45)和固定板(46);所述活动卡扣(36)通过转轴(45)与固定板(46)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6)可拆卸的连接在上部隔板(7)顶部的背水侧;所述活动卡扣(36)的自由端为弧形;所述的伸缩定位机构(4)采用的是可伸缩液压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隔板(7)为矩形板;上部隔板(7)的顶部连接有液压杆控制器(6);上部隔板(7)背水侧的顶部连接有卡扣合页(2);上部隔板(7)的一侧侧壁沿竖向开有通孔(5),通孔(5)内连接有伸缩定位机构(4);伸缩定位机构(4)与液压杆控制器(6)电信号连接,用于控制伸缩定位机构(4)的伸缩;所述的下部隔板(8)为矩形板;下部隔板(8)的宽度与上部隔板(7)的宽度相同;下部隔板(8)在与上部隔板(7)开有通孔(5)的一侧,对应的开有用于伸缩定位机构(4)通过的通孔;下部隔板(8)的背水侧上部通过隔板合页(9)与上部隔板(7)的背水侧下部可折叠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水深变幅大、多泥沙水流的竖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式补水机构(44)包括固定补水管道(40)、轨道(31)和可移动式补水管;所述固定补水管道(40)连接在一侧的鱼道边墙(32)上,固定补水管道(40)与可移动式补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可移动式补水管滑动连接在轨道(31)上;轨道(31)连接在两侧的鱼道边墙(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泳佚陈浩贺翠玲牛乐赵莹诸亮刘广乾李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