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渤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856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仿生壳,所述仿生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水下运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仿生壳的一侧,用于使海扁虫仿生机器人在水下进行推进运动,所述水下运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防水直流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防水直流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仿生壳的一侧,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仿生爪,通过设置阻挡板,由固定环、阻挡板和扭簧构成的瓣膜,在海扁虫仿生机器人航行水流冲击可使多组阻挡板自动张开,静止时扭簧复位形成锥角密封,防止漂浮物逃逸,从而可以达到收集水下垃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清理,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水下各种资源的开发、水下生物科考探索、水下管道探测和巡检等领域对水下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海扁虫仿生机器人是通过模拟海扁虫的生物运动而制造。

2、现有技术中,针对港口水下垃圾清理主要采用仿生机械装置或传统打捞设备进行作业,然而,对于塑料餐盒、塑料袋等柔性垃圾的清除仍存在显著问题:这类低密度聚合物材料在水中呈现典型流固耦合特性,其六面体结构在流速超过0.8m/s时会产生卡门涡街现象,形成周期性脱离主水体的逃逸运动,常规机械清理设备多基于刚性物体捕获原理设计,其栅格间距和抓捕机构动作响应时间难以适应柔性垃圾的变形逃逸特性,当水流速度达到1.2m/s时,现有设备对柔性垃圾的捕获率骤降至37%以下,且有42%已捕获垃圾会在设备回收过程中因流体弹性振动而二次脱落,这种动态逃逸现象不仅造成清理效率下降,更会引发"垃圾源"扩散效应,逃逸碎片在湍流作用下发生碎片化,形成更难以清除的微塑料污染,会降低设备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可靠性。</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海扁虫仿生机器人进行喷射推动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姿态微调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限制柱,限制柱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防脱板,安装壳的底面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与限制柱活动套接,安装壳的内部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海扁虫仿生机器人进行喷射推动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姿态微调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限制柱,限制柱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防脱板,安装壳的底面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与限制柱活动套接,安装壳的内部顶面固定安装有柔软空心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水下清理用海扁虫仿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安装柱,若干个安装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稳定环,稳定环的外圆壁面活动套接有齿环,稳定环的一侧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环啮合连接,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柱,传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叶,稳定环的一侧开设有旋转孔,传动柱与旋转孔活动套接,稳定环的外圆壁面开设有限位槽,齿环与限位槽活动套接,齿环的一侧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韶阳徐文怡王昕瑶邢航玮吴天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