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820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框体结构,包括底板以及和底板相连接的侧板;发光元件,位于底板一侧;扩散层,位于发光元件背离底板一侧,扩散层包括第一侧面;第一反射部,位于第一侧面,且沿平行于底板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反射部和相对的侧板之间具有间隔。本申请的背光模组可以避免第一反射部和侧板直接接触,进而避免因制备误差或者外部作用导致侧板挤压第一反射部,保证了第一反射部的可靠性。此外,还可以避免在第一反射部靠近侧板的边缘反射的光线不经过位于扩散层上方的量子点膜,而直接出射,避免因上述问题而出现边缘漏光,例如因漏蓝光而导致的视效四周发蓝的现象,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设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以其体积小、功率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及显示等
微型led显示器具备单独像素元件的led阵列,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显示装置相比,微型led显示器具备更好的对比度,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低的能耗。

2、但受到现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限制,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不能满足需求。

3、因此,亟需一种新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反射部和侧板直接接触,进而避免因制备误差或者外部作用导致侧板挤压第一反射部,保证了第一反射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第一反射部和侧板紧贴时,由于第一反射部和扩散层具有间隔,导致在第一反射部靠近侧板的边缘反射的光线不经过位于扩散层上方的量子点膜,而直接出射,避免因上述问题而出现边缘漏光,例如因漏蓝光而导致的视效四周发蓝的现象,提高了背光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设于所述底板一侧,且所述反射结构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元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第一反射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元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还包括第二反射结构,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以及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侧板,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透明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设于所述底板一侧,且所述反射结构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元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第一反射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元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还包括第二反射结构,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以及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侧板,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透明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固定孔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还包括第二反射结构,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靠近所述侧板,沿平行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侧板之间具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和所述第二反射结构通过双色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和所述第一反射部通过双色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平宇许育民高肇兴郭展祥罗国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