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816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4
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与预防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其包括GNSS天线,大线路盒、小线路盒以及用来实现三级伸缩结构的电机结构,大线路盒内置电池盒与控制电路盒,方盒上端固定GNSS天线,电机驱动电路盒放置于小线路盒中,小线路盒下边设有通孔连接总引线与宽窄夹子,电机外壳侧边的电机控制线与伸缩电极引线连接到小线路盒下端,下端同时有三爪固定架使用螺栓依次连接有第一伸缩电机装置、第二伸缩电机装置以及第三伸缩电机装置,本技术通过设备利用GNSS模块,在主电极发生位移时,智能地向位移方向伸出一个伸缩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以扩大测量数据的范围,增强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与预防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1、地质灾害监测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准确、实时的地质灾害监测对于灾害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若能在灾害来临前提前预警,则能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启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专利公告号为cn202122281772.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率法的地质灾害、堤坝、隧道安全监测电极装置,其包括锥形螺纹电极,安装在锥形螺纹电极端部的钻孔膨胀组件以及套设在锥形螺纹电极上的锁紧调节组件;锥形螺纹电极远离钻孔膨胀组件的一端连接总电缆,钻孔膨胀组件适于对地表进行钻孔并固定在地表内;锁紧调节组件适于控制钻孔膨胀组件与地表内部钻孔的孔壁之间的张紧度。本装置的电极与目标电极监测点的土壤耦合性较高,且受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影响较小,监测精度较高,且总电缆走线埋于地下,避免长期监测过程中,电极端头和电缆外漏导致的误碰拉断电缆,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包括GNSS天线(1),大线路盒(3)、小线路盒(8)以及用来实现三级伸缩结构的电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电机装置(41)带有第一电机外壳(15),所述第二伸缩电机装置(42)带有第二电机外壳(13),所述第三伸缩电机装置(43)带有第三电机外壳(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级实心黄铜杆(23)、第二三级实心黄铜杆(24)及第三三级实心黄铜杆(25)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包括gnss天线(1),大线路盒(3)、小线路盒(8)以及用来实现三级伸缩结构的电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电机装置(41)带有第一电机外壳(15),所述第二伸缩电机装置(42)带有第二电机外壳(13),所述第三伸缩电机装置(43)带有第三电机外壳(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级实心黄铜杆(23)、第二三级实心黄铜杆(24)及第三三级实心黄铜杆(25)下端分别利用螺纹连接有第一宝塔钻头(38)、第二宝塔钻头(39)以及第三宝塔钻头(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形变监测智能电极自适应位置、姿态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级实心黄铜杆(23)从第一二级内螺纹黄铜管(20)末端伸出,所述第一一级黄铜管(17)末端同第一二级内螺纹黄铜管(20)、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雨洁刘天泽梁常荣胡佳超梁静胡耀祖冯合力冯怡萱符嘉瑶游丝露艾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