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徽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802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针对包含n个电芯的动力电池组并联模块进行短时脉冲恒流放电,并记录测试工步内电池组并联模块的端电压变化数据;S2、使用库仑计数法计算测试工步内电池组并联模块的总电荷变化;S3、使用增量容量分析方法计算测试工步内电池组并联模块的容量随其端电压变化的瞬时速率;S4、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提取容量变化速率的统计特征向量;S5、采用统计学习方法对统计特征向量进行分析;S6、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多参数一致性诊断。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组参数一致性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成本高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检测,特别是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因其在功率和能量密度以及循环寿命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单体电池通常先并联再串联,以提高容量和电压,从而满足高功率和高能量的要求。并联连接的电池具有相同的端电压,因而始终被视为一个“大电池”。但事实上,由于电化学材料特性、制造工艺偏差及使用环境差异等因素,锂离子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参数不一致性(涵盖容量、欧姆内阻及接触阻抗等维度)具有固有不可消除性。在循环充放电工况下,这种差异性呈现动态累积效应: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电池间极化特性分异加剧,引发组内电流分布不均及局部soc偏移。该现象将导致双重风险机制——电学层面表现为特定单体过充/过放概率上升,热力学层面则造成局部热失控风险升高,最终致使电池组整体可用容量加速衰减及安全边界收窄。基于此,构建电池组多参数一致性的快速检测体系,已成为实现电池组健康状态诊断与均衡管理的关键技术路径,对于延长系统服役周期和保障运行安全性具有必要性。>

2、目前,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短时脉冲恒流放电,电流脉冲幅度采用待测电池组标准放电电流0.25C,电流脉冲宽度采用30秒,端电压采集频率采用100H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总电荷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增量容量分析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短时脉冲恒流放电,电流脉冲幅度采用待测电池组标准放电电流0.25c,电流脉冲宽度采用30秒,端电压采集频率采用100h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总电荷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增量容量分析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增量容量分析的动力电池组多参数不一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航洪剑宁刘永斌刘先增曹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