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智能康复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799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3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领域,公开了便携智能康复球,包括康复球体,所述康复球体下端嵌入设置在训练基台内部,所述训练基台前侧设置有便携收纳机构,所述便携收纳机构包括连接滑槽、活动滑块、显示器、收纳臂和锁紧旋钮,所述训练基台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滑块,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便携收纳机构,在智能康复球不使用时,使用者可拧松两个活动滑块与收纳臂之间的锁紧旋钮,然后再将收纳臂翻转为水平状态,之后可向训练基台的后侧推动收纳臂,使收纳臂内侧的显示器缩进训练基台的凹槽位置,此时智能康复球的体积最小化,结构更加紧凑,从而便于使用者携带便携智能康复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领域,尤其涉及便携智能康复球


技术介绍

1、康复球,也常被称为瑞士球或健身球,是一种广泛用于物理治疗、康复领域的工具,康复球常用于辅助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2、根据中国授权专利公告号:cn209048593u,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球,包括底座和定位于底座上方可自由转动的轨迹球,还设有微电脑、轨迹球滚动阻力调节机构和可捕捉轨迹球滚动动作的轨迹捕捉模块;轨迹球的直径与人体上肢伸展后的尺寸匹配;轨迹球滚动阻力调节机构设有可与轨迹球表面接触的摩擦件;微电脑与轨迹球滚动阻力调节机构、轨迹捕捉模块分别信号连接,使摩擦件与轨迹球表面的接触程度可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应用在患者的上肢运动机能的康复训练中,克服传统锻炼器械的单调性和枯燥性,提高患者主动锻炼的兴趣,但是该智能康复球还存在不足之处,康复训练球在不使用时通常体积较大,不易于携带和存储,使用者在需要将设备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时,常常会遇到不便,尤其是在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使用或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智能康复球,包括康复球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球体(1)下端嵌入设置在训练基台(2)内部,所述训练基台(2)前侧设置有便携收纳机构(3),所述便携收纳机构(3)包括连接滑槽(301)、活动滑块(302)、显示器(303)、收纳臂(304)和锁紧旋钮(305),所述训练基台(2)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滑槽(301),两个所述连接滑槽(301)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滑块(302),两个所述活动滑块(302)外侧设置有收纳臂(304),所述收纳臂(30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滑块(302)转动连接,所述收纳臂(304)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器(303),所述训练基台(2)前侧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智能康复球,包括康复球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球体(1)下端嵌入设置在训练基台(2)内部,所述训练基台(2)前侧设置有便携收纳机构(3),所述便携收纳机构(3)包括连接滑槽(301)、活动滑块(302)、显示器(303)、收纳臂(304)和锁紧旋钮(305),所述训练基台(2)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滑槽(301),两个所述连接滑槽(301)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滑块(302),两个所述活动滑块(302)外侧设置有收纳臂(304),所述收纳臂(30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滑块(302)转动连接,所述收纳臂(304)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器(303),所述训练基台(2)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尺寸与显示器(303)宽度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智能康复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基台(2)上表面后侧设置有手托机构(4),所述手托机构(4)包括连接柱(401)、手托台(402)和乳胶垫(403),所述手托台(402)设置在训练基台(2)上表面,所述手托台(402)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01),所述连接柱(401)下端固定连接在训练基台(2)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许志斌张金翔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茵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