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货车用车架总成,属于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1、轻卡车型在山区路况较差、承载较多的情况下,车架有承载不足、车架扭转撕裂的风险。传统轻卡载货车无法满足山区恶劣工况,容易造成车架撕裂,传统轻卡载货车架后悬前横梁为单横梁连接,抗扭差;传统轻卡载货车架四横梁为固定孔位安装,不利于改装。例如:专利文献cn202987274u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轻卡车架”,纵梁末端采用燕尾结构、横梁多采用管梁结构,车架整体强度差,承载能力弱;专利文献cn213384450u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轻卡车架总成”,车架纵梁末端采用燕尾结构,纵梁仅在前后悬横梁处进行局部加强且后悬前横梁总成为单横梁结构,在山区路况下车架极易发生扭转变形、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载货车用车架总成。
2、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货车用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右纵梁、贯通式左加强梁、贯通式右加强梁、前悬左加强梁、前悬右加强梁、前横梁、二横梁、三横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货车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贯通式左加强梁(3)、贯通式右加强梁(4)、前悬左加强梁(5)、前悬右加强梁(6)、前横梁(7)、二横梁(8)、三横梁(9)、四横梁(10)、后悬前横梁总成(11)、后悬后横梁总成(12)、备胎横梁(13)、后尾梁(14)、左支架(15)和右支架(16),所述前横梁(7)、二横梁(8)、三横梁(9)和四横梁(10)自前向后依次布置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前部,后尾梁(14)、备胎横梁(13)、后悬后横梁总成(12)和后悬前横梁总成(11)自后向前依次布置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后部;所述左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货车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贯通式左加强梁(3)、贯通式右加强梁(4)、前悬左加强梁(5)、前悬右加强梁(6)、前横梁(7)、二横梁(8)、三横梁(9)、四横梁(10)、后悬前横梁总成(11)、后悬后横梁总成(12)、备胎横梁(13)、后尾梁(14)、左支架(15)和右支架(16),所述前横梁(7)、二横梁(8)、三横梁(9)和四横梁(10)自前向后依次布置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前部,后尾梁(14)、备胎横梁(13)、后悬后横梁总成(12)和后悬前横梁总成(11)自后向前依次布置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后部;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前部布置标准孔,前横梁(7)、二横梁(8)、三横梁(9)和四横梁(10)之间相对安装间距可以随底盘布置进行调整;所述后悬前横梁总成(11)为双横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车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式左加强梁(3)和贯通式右加强梁(4)均为c型截面的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车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式左加强梁(3)和贯通式右加强梁(4)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二横梁(8)和三横梁(9)之间的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车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前横梁总成(11)包括后悬前横梁连接板(18)和两个后悬前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郝攀飞,康文博,马晋,路文钰,庄炜,张玉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