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控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调光膜、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调光膜是一种电子控光装置,主要是在两层透明导电膜中间设置控光层,当接通电场后,控光层中材料的排列或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此装置的透光特性发生改变,如从低透光率转换为高透光率,或从高透光率转换为低透光率。通过电场作用,能够实现开态-关态之间的快速转换。根据控光层的控光机理不同,调光膜可分为悬浮粒子调光膜、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膜、电化学反应调光膜等。
2、目前悬浮粒子调光膜的控光层包括聚合物基质、悬浮介质、控光粒子即可电极化颗粒等至少三个组分。其中湿法涂布固化工艺是调光膜制备的核心环节,即聚合物基质前体(如丙烯酸酯改性聚硅氧烷)需通过光或热引发交联反应后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现有的湿膜固化过程中经常发生聚合物基质前体固化不完全的问题,导致调光膜在制作调光玻璃的高温高压夹胶过程中发生性能衰减。
3、本专利技术利用激光技术(纳秒、飞秒或皮秒)在透明塑料基材上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蚀刻打孔,形成微孔阵列,然后把控光介质灌入微孔中,通过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底、第一透明导电层、控光层、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底;其中,控光层包括预设有微孔阵列的透明塑料基材以及填充在微孔中的控光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材选自聚酯薄片、聚烯烃薄片、有机硅聚合物薄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材选自聚碳酸酯薄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聚乙烯薄片、聚丙烯薄片、有机硅聚合物薄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材与控光介质的室温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底、第一透明导电层、控光层、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底;其中,控光层包括预设有微孔阵列的透明塑料基材以及填充在微孔中的控光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材选自聚酯薄片、聚烯烃薄片、有机硅聚合物薄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材选自聚碳酸酯薄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聚乙烯薄片、聚丙烯薄片、有机硅聚合物薄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材与控光介质的室温折射率相差≤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材与控光介质的室温折射率相差≤0.0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光介质选自悬浮粒子控光介质、聚合物分散液晶控光介质、电致变色控光介质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粒子控光介质包括不导电液体悬浮介质和固体控光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导电液体悬浮介质选自矿物绝缘油、合成绝缘油、植物油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绝缘油为变压器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绝缘油选自有机硅油、氟碳有机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酯、偏苯三甲酸三酯、十二烷基苯、聚丁烯油、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选自蓖麻油、大豆油、菜籽油中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淑勇,李亚男,赵世勇,张达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