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隔热幕墙,具体为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
技术介绍
1、保温幕墙是一种在建筑外立面使用的结构系统,旨在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和能源效率,它是由外部表面、保温层、防水层以及内部支撑结构等组成的综合系统,保温幕墙的关键部分是保温层以及内部支撑结构,保温层位于外部表面和内部支撑结构之间,内部支撑结构是对保温层进行支撑,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8563967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建筑保温幕墙结构,包括支杆、两个顶板、两个底板和玻璃幕墙,所述支杆的两侧位于顶部的位置与两个顶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杆的两侧位于底部的位置与两个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述装置提高了保温幕墙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但是上述幕墙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2、现有幕墙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且现有幕墙保温隔热性能的调节手段有限,同时现有幕墙通风设计不够科学,无法根据季节和实际需求灵活调节通风量且现有幕墙的固定结构不够稳固,安装和拆卸不够便捷,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以解决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包括幕框(1)和两组挂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幕框(1)内安装有卷收系统,所述卷收系统上卷放有幕带(3),所述幕框(1)的端面开设有与幕带(3)配合的敞孔,所述幕带(3)上依次设置有遮阳区(301)、透光区(302)、防护区(303)、通风区(304)和充气囊区(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系统包括转动连接于幕框(1)内的两个卷辊(16)和两个导辊(17),所述幕框(1)的侧面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分别与两个卷辊(16)固定连接,所述幕带(3)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包括幕框(1)和两组挂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幕框(1)内安装有卷收系统,所述卷收系统上卷放有幕带(3),所述幕框(1)的端面开设有与幕带(3)配合的敞孔,所述幕带(3)上依次设置有遮阳区(301)、透光区(302)、防护区(303)、通风区(304)和充气囊区(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系统包括转动连接于幕框(1)内的两个卷辊(16)和两个导辊(17),所述幕框(1)的侧面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分别与两个卷辊(16)固定连接,所述幕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卷辊(16)上,两个所述导辊(17)均与幕带(3)传动连接,所述幕框(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且与幕带(3)弹性贴合的密封刷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辊(16)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通气流道,所述充气囊区(305)的内腔通过导气软管与通气流道连通,所述幕框(1)上安装有分气管(18),所述分气管(18)上分别安装有一气压探头和一泄压阀,两个所述通气流道及保温环囊(8)的内腔均与通气流道连通,所述幕框(1)的侧面安装有一控制单元(19),所述气压探头的数据端与控制单元(19)数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区(301)为高密度聚乙烯涂层织物材料,所述透光区(302)为聚碳酸酯材料,所述防护区(303)为铝合金材质,所述通风区(304)为不锈钢丝网材料,所述不锈钢丝网的网孔尺寸为2毫米至5毫米,所述充气囊区(305)为氯丁橡胶复合材料,所述遮阳区(301)、透光区(302)、防护区(303)、通风区(304)和充气囊区(305)的纵向长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光伏百叶单元(6)均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透明防护层、光伏电池层和透明支撑层,所述透明防护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所述透明防护层的厚度为0.5mm至1.5mm,所述光伏电池层由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所述透明支撑层为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板,所述透明支撑层的厚度为1mm至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组件包括开设于幕框(1)内且设置于百叶框(4)和玻璃透板(10)之间的内导风室(20),所述幕框(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导风室(21),两个所述外导风室(21)均与内导风室(20)连通,两个所述外导风室(21)与内导风室(20)的连通处均设置有一单向风板(38),所述幕框(1)的背面设置有两个通风网面(22),两个所述通风网面(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光军,陈琰,肖守斌,胡卫东,雷铃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工建设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