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607497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包括:检测获取各轴承内外圈的几何参数及形位公差以明确合格与否,并对应存储前述几何参数及放置位置;选取存储的各合格轴承内外圈的几何参数及各目标滚动体尺寸计算对应的轴承接触角及凸出量,并基于最大合套率获取各满足成品轴承接触角及凸出量限值要求的各轴承外圈‑轴承内圈‑目标滚动体的组合对应关系;控制机械手抓取符合组合对应关系的各轴承内外圈及预配保持架组件形成预配轴承组件;检测预配轴承组件的实际凸出量,若处于凸出量设定范围内,将预配轴承组件拆套;将拆出的轴承内外圈与成品滚动体及成品保持架装配为一体形成成品轴承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自动装配成品率以及轴承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装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角接触球轴承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零部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床、电机等众多领域,其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相关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传统的高精密角接触球轴承装配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在装配过程中,工人需要逐个完成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和外圈等零部件的安装,每个步骤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和熟练的技巧。这使得装配速度受到极大限制,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角接触球轴承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其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轴承企业逐步采用自动生产线的方式实现轴承装配。

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接触角选配,通过后续研磨凸出量进行装配,该方案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不满足轴承清洁度的要求,也有企业采用初步选配凸出量,通过预装配的方式,比如专利公开号为cn 112096747 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采用检测内外圈和钢球,经过预装配后,凸出量合格进行正式装配的方式,该方法虽然实现了自动化装配,但由于内外圈是随机选取检测,内外圈尺寸散差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实际凸出量未处于成品轴承的凸出量设定范围内,判断所述实际凸出量为正偏离还是负偏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保持架组件中的预配保持架上的兜孔数量少于所述成品保持架上的兜孔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保持架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兜孔的位置能够沿所述预配保持架的圆周方向移动,在所述预配保持架组件与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预配之前,将所述预配保持架上的各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实际凸出量未处于成品轴承的凸出量设定范围内,判断所述实际凸出量为正偏离还是负偏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保持架组件中的预配保持架上的兜孔数量少于所述成品保持架上的兜孔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保持架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兜孔的位置能够沿所述预配保持架的圆周方向移动,在所述预配保持架组件与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预配之前,将所述预配保持架上的各兜孔及其中容置的各目标滚动体集中移动至所述预配保持架的一侧区域,并在所述轴承外圈及轴承内圈与所述预配保持架组件装配后再将各兜孔连通其内容置的各目标滚动体沿所述轴承外圈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保持架上形成有环绕其圆周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组装有多个滑块,各所述兜孔一一对应形成于各所述滑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冰蔡欣夏立军林爱黄龙陈国鑫肖增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高端轴承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